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根文学作为80年代中期一场兼具理论与创作实绩的文学思潮,从产生之日就备受关注。寻根文学内在的暧昧与驳杂,以及它在当代文学史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一直吸引着众多的研究者。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于寻根文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新老学者纷纷从许多新颖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使寻根文学的研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目前,对寻根文学的研究,最主要的集中在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比较文学、现代性等方面。而从政治的角度来研究“寻根文学”的还比较罕见。本文便选取了这样一个较为独特的研究角度,即从政治视域出发,运用了詹姆逊的政治无意识理论,来研究寻根文学的政治性。试图揭示一直以来被忽略的“寻根文学”潜在的政治无意识。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交代寻根文学发生的文化语境。即在80年代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研究寻根文学产生的多方面原因。第二章主要考察寻根文学的创作观念,结合政治无意识的理论分析其创作观念的特点,并得出结论,寻根文学的创作观念乃是一种乌托邦的冲动,具有很强的政治诉求。第三章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着重分析了寻根文本的政治无意识。即从文本出发,分别从文类模式、叙事形式、语言等层面去挖掘出文本中那些“不在场”的政治叙事和潜藏于文本内部的政治欲望。第四章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来切入,揭示寻根作家特殊的“知青”身份与“寻根文学”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并阐释这种“知青身份”的政治焦虑是如何影响作家创作的。最后,结语部分论述了本文选择该角度来研究寻根文学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