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作为一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名片”,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体育是人类沟通与交流的最为经常和有效的方式,是一种深受各国公众所喜爱并易于接受的“世界通用语言”。而体育外交做为一种新型外交方式,由于其具有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先天优势,己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工具。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使中国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张,引起了国际旧有秩序的调整,因此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国际社会中一些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严重损害了中国国家形象。如何通过沟通和交流重塑中国的国际形象,有的放矢开展针对他国公众的外交活动,引导和改变他国公众对我国的主导感情,促进正向认同的构建,成为发展我国对外关系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体育外交在塑造国家形象过程中的发展路径的考察,成为了当代中国改善国际关系的现实之需,对于丰富体育外交发展战略,抵制“妖魔化中国”的图谋,塑造“和平大国”形象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体育外交在塑造国家形象过程中的发展路径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国家形象”和“体育外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体育外交发展历程,着重解读了“乒乓外交”和“北京奥运外交”在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和效果;分析了目前我国体育外交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着眼未来为我国体育外交发展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议。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在风雨中蓬勃壮大,体育外交发展同样成果卓著,各种体育外交活动也在国际关系以及国家形象的塑造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且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在国际社会旧有格局面临调整,中国国家形象亟待优化的历史背景下,体育外交工作则面临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只有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加强合作,积极调整,扬长避短,不断完善体育外交对国家形象的塑造的手段和方法,才能全力推进体育外交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才能树立真实全面的中国形象,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服务中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