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性强、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性大,不断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由于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都要经历产生、发展、成熟壮大等不同的成长阶段,且每个阶段都要受到人力、资本等要素的不同影响和制约。明确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力和资本要素对该产业当前时期和长远时期动态作用的大小,不仅能进一步认清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更对根据不同发展阶段调整人力要素和资本要素的投入比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借鉴相关理论研究,在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法,对1995~2011年的科研从业人员数、科技经费支出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检验,系统分析了长期内人力要素、资本要素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相互影响的大小。然后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力与资本要素如何通过误差修正项,将短期非均衡状态向长期均衡状态进行修正的动态过程。最后根据论文的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为确保分析的有效性,在实证分析前对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经实证分析得以下结论:1)在长期内,科研从业人员数、科研经费支出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稳定的线性关系,且这种线性关系具有正向性,表明增加人员投入与科研经费投入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2)在短期内,科研从业人数和科研经费支出的增加,并不能使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做出反应,这说明在将现实的物质条件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存在时滞性;3)误差修正模型的计算结果则揭示,尽管短期内人力与资本要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促进效果有限,但在长期内随着人才的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多不断丰富以及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人力和资本要素却能将系统的短期不均衡状态慢慢向长期的线性关系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实现长期内的稳定;4)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基础上,发现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要素之间以及要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由此可以进一步确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该如何协调要素的投入使用比例。最后,就如何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从人才,资本以及技术创新等角度提出应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