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科技投入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动态关系分析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性强、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性大,不断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由于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都要经历产生、发展、成熟壮大等不同的成长阶段,且每个阶段都要受到人力、资本等要素的不同影响和制约。明确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力和资本要素对该产业当前时期和长远时期动态作用的大小,不仅能进一步认清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更对根据不同发展阶段调整人力要素和资本要素的投入比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借鉴相关理论研究,在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法,对1995~2011年的科研从业人员数、科技经费支出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检验,系统分析了长期内人力要素、资本要素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相互影响的大小。然后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力与资本要素如何通过误差修正项,将短期非均衡状态向长期均衡状态进行修正的动态过程。最后根据论文的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为确保分析的有效性,在实证分析前对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经实证分析得以下结论:1)在长期内,科研从业人员数、科研经费支出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稳定的线性关系,且这种线性关系具有正向性,表明增加人员投入与科研经费投入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2)在短期内,科研从业人数和科研经费支出的增加,并不能使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做出反应,这说明在将现实的物质条件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存在时滞性;3)误差修正模型的计算结果则揭示,尽管短期内人力与资本要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促进效果有限,但在长期内随着人才的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多不断丰富以及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人力和资本要素却能将系统的短期不均衡状态慢慢向长期的线性关系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实现长期内的稳定;4)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基础上,发现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要素之间以及要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由此可以进一步确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该如何协调要素的投入使用比例。最后,就如何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从人才,资本以及技术创新等角度提出应对建议。
其他文献
通过对"数字林业"在国际国内同类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辽宁省数字林业建设实际,指出了建设辽宁省数字林业的必要性,提出了辽宁省数字林业建设技术框架的初步构想.
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学报的生存状况,作者认为观念陈旧,优秀稿件缺乏,经济效益差,管理体制落后是影响学报在市经济时代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抓特色 ,抓效益
以陈独秀、瞿秋白、毛泽东和邓小平四位中共主要领导人为研究对象,简要叙述了他们的编辑历程,分析了他们的编辑特点,阐释了他们的编辑精神,力图通过对他们编辑实绩的总结来丰
影响高等学校,"两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有:社会环境的变化、教师素质、教材的采用、考试形式等.因此,必须改革"两课"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增强"两课"教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理论和引力模型,探讨生态安全约束下的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动态演变及关联特征,不仅能为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优化提供新视角,而且可为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