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PP项目运营周期长、风险因素多以及利益相关者关系复杂的特征往往导致各方利益分配不合理或利益目标难以实现,引发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的不满,影响PPP项目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众多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不满是导致PPP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动态评估,并对失衡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维持利益的相对均衡是非常必要的。鉴于此,本文以利益相关者满意度为核心,研究利益相关者、满意度、风险以及利益调整机制之间的关系,探寻风险作用下PPP项目利益调整方法,以实现PPP项目合作关系的改善,促进PPP项目的可持续。首先,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为研究背景,借鉴多维细分法和米切尔打分法,从主动性、影响力和利益性三个维度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并通过文献识别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建立PPP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清单;然后采用问卷调查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梳理出各项利益间的内在关系,得到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利益诉求:即政府关注较少的财政补贴、良好社会效益并使乘客满意,社会资本关注项目预期收益的实现,乘客则关注较低的车票价格、良好的车辆质量性能和较高的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其次,以核心利益相关者基本利益诉求为基础,建立了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用专家打分法得出相应指标权重。在评价指标量化方面,用补贴、实际客流与预期客流的比值分别表示政府对补贴以及社会效益满意度指标的测度;用内部收益率表示社会资本对项目预期收益满意度指标的测度;用票价、车辆质量性能和满载率分别表示乘客对价格、车辆质量性能以及轨道交通服务水平满意度指标的测度,以各测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为基准,构建梯形隶属度函数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满意度的定量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动态仿真与调整模型奠定基础。再次,为了建立各利益相关者满意度间的动态联系,对利益相关者满意度与利益诉求之间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满意度之间因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利益主体满意度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冲突,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在建立各利益相关者流图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各变量间的数学函数关系,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动态仿真模型,实现对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动态模拟与评价。通过对价格、补贴、风险等关键因素设置不同参数,模拟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变化特点和趋势,从而揭示关键因素对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影响。为解决PPP项目中可能出现的满意度失衡的问题,建立基于满意度均衡的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利益调整框架,提出PPP项目利益调整的原则、策略、边界和检验变量。利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动态仿真模型,通过对特许期、价格以及补贴不同组合的模拟,构建基于最小鉴别信息原理的AHP-熵权组合权重的TOPSIS多目标决策模型,实现对特许期-价格-补贴联合调整方案的优选,从而得到最能符合利益相关者多目标决策的最佳方案,为PPP项目的利益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最后,在北京地铁4号线PPP项目中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应用。研究表明基于满意度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能较好的实现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各方利益满足程度的动态仿真与评价,而基于AHP-熵-TOPSIS多目标决策模型,能较好的实现特许期-价格-补贴联合调整方案的优选,从而能有效地调整满意度偏差,使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趋于均衡,从而实现PPP项目合作关系的改进。论文共有图87幅,表69个,参考文献27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