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阿霉素应用于椎旁神经阻滞的基础研究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本实验利用阿霉素具有自发荧光特性和逆行轴突运输作用,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神经元对该药物的吸收、转运及其聚集部位,通过比较脊髓、背根神经节及脊神经前根运动神经的荧光表达结果,探讨阿霉素椎旁阻滞能否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产生选择性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成年家兔24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样本为八只家兔。手术暴露各组家兔右侧 LI和 LS椎间孔外缘,组 1右侧 LS椎间孔注射0.1%* 霉素0.lml/kg;组2右狈LS椎间 Z注射0.33%卜 霉素 0.Illll/kg:组 3右狈 LS椎间孔注射 l%卜 霉素0.lml/kg:各组右狈LI椎间 孔均注射生理盐水0.lml/kg作为对照。手术结束家兔固定保持左侧卧位4小时后,送动物中心统一喂养。3d后将组1、组2、组3家兔同前麻醉,从椎管后方手术咬除LI至LS棘突和椎板暴露LI至LS脊髓以及右侧椎间孔内缘的nG和前后根神经。取LI与*脊髓标本以及右侧椎间孔内缘的DRG和前根神经标本,立即制作冰冻切片。切片后 12h内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激发光源波长为4S8nm的氛离子激光人 定性描述和评价DRG中和脊神经前根运动神经以及脊髓的阳性荧光出现的部位。荧光表达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井对三组间结果进行相互比较。所有观察和记录均在双盲条件下完成。 结 果 光镜下,注药组与对照组的DRG和前根神经标本以及脊髓标本相比较未发现荧光改变。在荧光显微镜下,对照组的 2DRG和前根神经标本以及脊髓标本中均未见阿霉素荧光。各注药组的DRG内显示强阳性阿霉素荧光,而前根神经和脊髓只在被膜显示阿霉素荧光,前根神经和脊髓内部未见阿霉素荧光。 注射不同浓度阿霉素的三组间标本在荧光显微镜下阿霉素荧光出现的部位均基本一致,但荧光的强度有所区别,组3最强,组2次之,组1最弱。另外,组3的脊髓与其他两组比较,可见散在点状荧光表达。 讨 论 目前对于顽固性神经痛的治疗是一个临床难题。背根神经节(dorsal roc上 ganglia,DRG)是机体内外环境与脊髓连接的纽带,具有传输和调节机体的各种感觉,接受和传递各种伤害性感受的功能,DRG在顽固性神经痛的发病和治疗中有重要作用。Wilkinson HA不 Chan AS介绍 了背根神经节切除术在顽固性神经痛的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而且该方法在理论上优于脊神经根切断术。但是以上两种手术都是有创治疗,且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较难接受。另外,使用无水乙醇和酚甘油行神经损毁术所导致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功 3能同时丧失也使得该方法在疼痛治疗中受到限制。Kat o S等认为利用阿霉素的逆轴突运输和亲感觉神经元作用可实施选择性逆行性感觉神经节化学切除术,该方法是目前创伤最小、疗效显著、选择作用于感觉神经节并且安全的顽固性疼痛新疗法。椎旁阻滞(Paraverbural Block,PVB)的药液能够沿着椎间孔进入硬膜外腔,并且主要阻滞穿刺侧神经根,而不象硬膜外阻滞(EPidural Block,EDB)出现双狈同样范围阻滞。因此PVB较EDB更能够使药物集中作用在注药侧神经很,从而实现对根性神经痛的有效治疗。临床将阿霉素应用于颈椎及胸椎旁阻滞治疗顽固性带状疮疹后遗痛吓HN)和癌性疼痛,己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并且未发现有运动神经损害,有关这一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 本实验结果表明各注药组的DRG中显示强阳性阿霉素荧光,而前根神经和脊髓只在被膜显示阿霉素荧光,其内部未见阿霉素荧光。这说明阿霉素椎旁阻滞后基本全部进入DRG中,我们有理由认为阿霉素对DRG具有选择性进入作用,至于这种作用究竟是由于DRG中无髓纤维数量较多或神经髓鞘较薄还是Sidenius P所认为的DRG具高血管渗透性所引起,亦或存在其他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同时应当注意1%浓度的阿霉素椎旁阻滞后脊髓内发现散在点状荧光表 4达,这表明使用较高浓度药物可能进入脊髓产生作用。 结 论 本动物实验表明,阿霉素椎旁阻滞后药物可以进入椎间孔,而且小剂量、低浓度应用时对DRG有选择性进入作用。但是大剂量、高浓度应用时可能降低这种选择性,因此建议未经进一步研究验证以前,椎旁阻滞的阿霉素浓度以不超过1%为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