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我国玉米产区的主要土传病害研究了一种新型木霉生物型种衣剂,其有效成分包括生防木霉菌、壳聚糖和申嗪霉素,同时对种衣剂的防病和增产效果进行了盆栽和大田试验,并从生理和生态两方面对种衣剂的防病机理进行了研究。本文以壳聚糖和申嗪霉素为药剂助剂,研究其与生防木霉菌复配制成种衣剂的可行性,结果发现在PDA中不高于2000 mg/L的壳聚糖和不高于1.0 mg/L的1%申嗪霉素悬浮液对对木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无抑制作用,种子萌发试验表明不高于2000 mg/L的壳聚糖和不高于1.0 mg/L的1%申嗪霉素悬浮液对种子萌发无影响,且能提高种子发芽率、种子活力。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壳聚糖和申嗪霉素两种助剂单一处理以及不同比例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同时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助剂对木霉菌抑制立枯丝核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一生物药剂以及两种助剂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生长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两种助剂不同比例混配均可提高木霉对立枯丝核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壳聚糖:申嗪霉素为6:4混配时,对立枯丝核菌的ECso为最低,因此确定此比例为生物型种衣剂的最佳配比。通过盆栽防效试验,发现种衣剂可防治玉米苗期茎腐病和纹枯病,防效最高分别达到78%和67.59%,药种比1:20处理后幼苗的须根数、主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和苗期株高均明显高于对照。在3个试验点对种衣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上海试验点表现出对粗缩病的防效,但茎腐病和纹枯病发病率均较低,未表现出防效;广东试验点表现为小斑病和纹枯病病情指数降低,茎腐病发病率略有降低;浙江试验点表现为降低玉米穗垂率、倒伏率和虫害数,减轻茎腐病和玉米螟的发生情况。并且种衣剂可提高玉米幼苗的出苗率,增加玉米成株期和成熟期株高,药种比1:20包衣处理种子后,各项产量指标及亩产量均为最高,亩产量比对照增加4.92%。接种茎腐病菌后,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玉米根部和叶部的抗病性相关酶活性及MDA含量,发现种衣剂处理能显著降低根部MDA积累,提高玉米根部的POD和PPO活性,表明种衣剂对玉米根部防御酶系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但种衣剂处理没有提高玉米叶部的POD、SOD和PPO活性,降低叶片MDA积累,这可,能是种衣剂尚未诱导寄主产生系统性抗性。采用稀释平板法测定种衣剂处理后土壤中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后,发现种衣剂处理可引起土壤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总数较大幅度地增加,真菌总数显著减少,放‘线菌总数减少,但差异不显著,且种衣剂中的药剂成分对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影响起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