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相同“基元”复方效用异同本质初探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伤寒论》所载方剂中存在较多基本固定单元的实际,提出了“基元”这一基本概念,对其内涵与外延作了合理的界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基元”在经方配伍、效用发挥及其在复方研究中的意义,文章还对相同基元的复方进行了归类总结,其中重点就因药量改变的相同基元复方做了深入探讨,初步揭示出基元在相关复方中的效用特征,为利用相关基元创立新方奠定了基础。 借助相关文献和实验研究,本课题探讨了影响效用异同的因素、效用变化内涵等,得出基元各复方效用之间既有质的变化,又有“量”的差异,而且与药物剂量变化关系密切,引起效用异同的因素包括药物剂量变化、药物间配伍及基元各复方作用对象不同;其效用变化主要体现在作用强度方面,且作用强度变化与药量增减相对应,其次体现在作用性质或属性方面,但这一属性仅是表里之偏,虚实之异,无寒热之别。为揭示其效用异同本质,本课题选用了前期研究基础较好,又能体现《伤寒论》方特点的桂枝汤、桂枝加桂汤及桂枝加芍药汤相同基元组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部分从三方影响小鼠胃肠运动异常入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初步探讨了三方效用异同的差异。以炭末法对小肠亢进和缓慢运动影响的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桂枝汤、桂枝加芍药汤能双向正性调节小肠异常运动,既可使加快的推进速度下降,又可使滞后的推进速度加快。桂枝加桂汤则与此相反,具双向负性调节;以酚红定量观察了三方对肠运动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阿托品使酚红推进滞后,主要集中在小肠第二段、第三段;新斯的明则与此相反,使酚红推进速度加快,使酚红主要集中在小肠第四段、第五段。桂枝汤、桂枝加芍药汤则可调节上述两种机能状态,且桂枝加芍药汤作用更明显。桂枝加桂汤无此作用,反使阿托品模型酚红量集中于小肠第二段,新斯的明模型酚红量主要集中于小肠第五、六段。有关三方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通过上述研究,对相同“基元”复方效用异同本质做了初步探讨,有利于认识方剂配伍原则和演变规律,有助于认识一些相关的基础医学问题,有助于临床应用,从而促进《伤寒论》经方的研究。
其他文献
中医教育肇始于古代中医学的产生,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教育本应一脉相承,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现代中医教育已背离古代中医教育的模式,走到令人质疑的境地。20世纪80年
目的:以典型肾阳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PCR基因芯片技术,从Toll样蛋白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信号传导通路的角度,探讨肾阳虚证患者的免疫功能失调机制。 
每一篇优秀的文章,无论属于什么题材,都脉络清晰。或是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是强有力的论点、论据、论证;要么就是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叙述地有板有眼……再深一层挖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