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率是一国对外经济贸易联系的纽带,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之一。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趋向于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这为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确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开放,在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在更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同时,国内经济不可避免地面临国内市场不稳定性的冲击。2002年下半年以来,以美日为首的国际舆论更是掀起了一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浪潮,尽管在2005年7月21日,中国宣布将执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人民币汇率制度问题仍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争论的核心是在我国进一步迈向开放经济的过程中,选择何种汇率制度才是正确的。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国际化大环境的背景,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合理性选择进行了探讨。 首先,本文从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性变迁着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它已经开始阻碍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其次借鉴了国际上对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了我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在波瓦森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多变量标准”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汇率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适宜我国的汇率制度与我国实施的汇率制度不一致;最后,以与我国国情相似、顺利完成汇率制度改革的波兰作为成功案例,提出短期内人民币必须进行升值,在比较多种汇率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长期内人民币汇率制度需选择合适的时机来实现真正意义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最终使汇率成为调控宏观经济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