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地流转市场法律规制研究——以社会中间层为研究视角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土地作为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对农业增长、农村发展、农民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存农地制度的缺陷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成为调节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而且,由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及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愈来愈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这就对农地的流转提出了新的要求。农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农地流转面临一系列问题,尤其是流转环节运行不畅,其发展陷入了困境。这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有基于此,本文以社会中间层为研究视角,分析我国农地流转市场中所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我国农地流转市场法律制度的可行性建议。   研究中,笔者首先从经济学和法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对农地流转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必要的分析。经济学方面主要运用了土地产权理论和土地市场理论等理论予以阐述;法学方面主要从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利益与利益平衡原理、社会中间层基本原理等层次进行分析,以多学科的视角对农地流转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为研究农地流转市场法律规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从纵向实践与横向实践出发,对我国农地流转市场的变迁轨迹与发展现状,以及国外农地流转的实践进行考察。在纵向实践方面,探求我国农地流转法律制度的历史变迁轨迹,对我国农地流转的法律进程进行梳理,并结合湖北省武汉市的实证调查来分析我国农地流转的现实情况,为我国农地流转市场法律规制提供实践基础。从横向实践来说,综合考察国外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农地流转市场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农地流转市场中的有益经验,从而总结出对我国农地流转市场改革发展的启示。   再次,从宏观层面上对我国农地流转市场的模式进行架构。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基础和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地流转市场的法理念与目标,构建了以政府为调控主体、以社会中间层为核心构件、以农户为基础构件的“三位一体”的农地流转市场模式,并以适当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的政府和充分发挥整合性力量作用的社会中间层为重点展开论述。   最后,从微观层面上对完善我国农地流转市场法律制度提出具体对策建议。就整体而言,完善我国农地流转市场法律制度需要遵循比较利益优势原则、求同存异性原则、利益协调与利益共享原则等。从具体制度上说,需要从农地流转市场的主体法律制度、利益分配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法律监管制度及纠纷解决制度等角度进行完善。   当然,本文从社会中间层的视角进行研究难免有不周之处,这在论文的结语部分进行了说明,以期为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软实力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综合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它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整体精神风貌,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价值理念和内在品质。对我国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经济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交易的消费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悄然而至,第一家团购网站于2010年成立,由于价格的优势突出,迅速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独
从司法哲学的角度来看,法官司法的立场可以分为司法能动主义和司法克制主义,当社会需要向前发展的关键时期,法院往往采取司法能动主义的姿态;而社会平稳发展时期,法院又常常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而汽车消费成为一种潮流,汽车成为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汽车产品已逐步走进人
本文撰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基层民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深入挖掘其中内在的规律,准确把握北京城市基层民主发展趋势,客观评价发展“城市基层民主”对北京发
二次大战后,以“游牧思想”闻名世界的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特别是认知论问题,几乎一生都在追问:对其我们的身体能做些什么?它究竟又做了些
雇主替代责任是我国民法理论研究的弱点,雇主替代责任理论中关于雇主、雇员与雇佣关系的基本概念,雇佣关系、职务行为的判定等问题在我国的侵权法领域及劳动法领域都颇有争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