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晚期活动性膝关节结核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一期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晚期活动性膝关节结核15例,其中男性5例(6膝),女性10(10膝)例,平均年龄53.9岁(26-77岁),入院时均有膝关节疼痛,膝关节不同程度出现畸形、活动受限,4例出现膝关节强直。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高于正常值,通过X线片和CT发现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出现骨质破坏;MRI可见膝关节滑膜增生,骨髓水肿,关节腔周围局部脓肿形成,7例胸片见陈旧性结核灶。膝关节HSS评分(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为43.4±9.4分,膝关节活动度(ROM,range of motion)为49.3°±31.3°。术前规律抗结核治疗1-2周,CRP、ESR持续性降低后行一期病灶清除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定期随访了解结核有无复发、膝关节功能和假体稳定性。结果:术中均采用骨水泥假体,12例术后病理检查见典型的结核性肉芽肿,3例抗酸染色阳性。所有患者获得12-88个月随访,术后规律抗结核治疗12-18月。随访期间1例复发,进行病灶清除术后治愈。末次随访所有患者未见结核复发,X线未见假体松动,HSS评分82.7±7.5分,ROM 86.0°±32.5°,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术后规律抗结核治疗,术中彻底病灶清除前提下,一期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活动性膝关节结核可以控制感染,解除疼痛,重建膝关节功能,中期随访中复发率较低,远期疗效仍需观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