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以重庆市合川区涞滩镇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ywhy_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十一五”期间的重中之重和历史任务。“十一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该项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措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工业反哺农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具体举措。土地整理过程是对现有土地利用格局的改变,必然影响到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若整理不当将破坏生态系统,降低土地的生产能力,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此背景下,进行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借助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在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的基础上,对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全面识别,建立了一般意义上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也对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标准化方法、权重确定方法以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最后,结合重庆市合川区涞滩镇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实例研究,根据评价的结果,结合土地整理的内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程设计方案和相应的预防措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从而有效地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结果表明通过该项研究可以对土地整理项目可能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减少了不当项目规划设计的实施。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及选题的意义,国内外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主要从可持续土地整理的概念、内涵和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可持续土地整理的影响因素,并且简述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 第三部分为全文的主体,即可持续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采用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署(OECD)提出的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S-R)框架,然后采用矩阵分析法分析比较各个环境影响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选取影响较大的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然后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态生态环境影响各指标的权重,采用指数法确定单因子指数,最后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建立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模型,构建理论的和半经验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 第四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以重庆市合川区涞滩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生态效益的分析。 第五部分是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其他文献
在城市空间基础数据获取与应用服务追求快速性、准确性、完整性、经济性的形势下,激光扫描技术作为一种数据获取手段,在测绘、交通、环保、城市规划等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应用。集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提出“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
起初多媒体教学被应用于各大高校中,但是随着信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又被广泛应用到初中、小学等教学中。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的内容与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陶行知说过:“人的生活,必须有相当的工具,才能表现出来。工具充分,才有充分的表现;工具优美,才有优美的表现;工具伟大,才有伟大的表现。”多媒体教学正是教学中的辅助工具,使得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一、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日益紧张,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许多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如何定量测度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成为水资源科学领域的一个重
非点源污染是指溶解性或固体污染物在大面积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汇入受纳水体而引起的水体污染。非点源污染受土地利用、气候、土壤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起源广泛、随机性强、
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提升我们对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规律和特点的认识,提供可参考的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式和发展策略,从而更好地为推进
人类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由来已久,人类拥有城市的各个发展阶段都具有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特点,可以说,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贯穿人类的城市建设史。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将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