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管理文化的传承与构建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监狱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实施统治的专政工具之一。从刑事立法的角度而言,监狱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基于实行阶级统治和社会控制的需要,依据国家法律而设置的对服刑人员执行刑罚、监督管理并进行教育改造的机关和场所。监狱的日常运作离不开监狱管理,监狱管理不仅仅只是机械的管理过程,还有丰富的文化因素在里面。文化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生活形式。在每一种社会组织的内部,都存在着相应的文化体系,监狱自然也不例外,监狱文化就是这一特定组织内部罪犯生活内容的反映。监狱作为一个封闭的文化场域,其文化传承和形态,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研究监狱管理,就应该研究监狱的文化形态。从中国监狱的发展史看,中国监狱的立法过程,无不体现出一种浓浓的文化精神,在当前国际社会人权斗争和监管要求日益提高的新形势下,如何去丰富监狱的文化内涵,提高监狱的管理信息化的?如何以文化人,运用文化手段去教育改造罪犯?我们应该怎样去建设现代监狱?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以一种新型文化理念建设的现代监狱的模型——文化监狱,正是现代监狱建设和发展的理想模式,现代监狱发展的理智化倾向,离不开文化监狱的建设理念。文化监狱的建设体现了监狱发展的时代个性和特点,在文化理念下建设、发展的监狱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监狱,是一个对先进思想不排斥的监狱,是一个能对不同文化要素重新进行整合的监狱,是一个追求公平正义的监狱,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监狱。
其他文献
财政科技投入与研究开发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支撑条件与基本保证。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是研究开发资金的主要来源。目前,地方政府
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进一步改革,大批高等专科学校开始通过合并、转制、重组,走上专科升本科的道路。高等院校升本近20年来,其相关问题引起了社会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在高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家庭承包的土地经营模式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农业中粗放经营、分散生产的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随着城市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进一步加大以及务工收入的增加,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逐年下降,农村土地抛荒现象呈常态化、扩散化状态蔓延。这不仅严重威胁到国家土地和粮食安全,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