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化住宅采用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的建造方式,具有质量稳定、节能环保的天然优势。随着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推进,产业化住宅必将成为我国住宅建造的主要形式。质量提升是建筑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质量评价是质量提升的基础,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住宅建造质量,加强产业化住宅施工质量评价和质量改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产业化住宅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本文聚焦该种结构形式的住宅,对结构施工质量评价和质量改进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建造流程的视角对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和全现浇剪力墙结构住宅结构施工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产业化住宅结构施工的12个典型特点。通过文献研究和施工现场实地调研,总结了产业化住宅结构施工质量问题的主要类型和表现形式。基于文献研究、施工规范标准研究和质量问题研究的成果,依据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7条原则,初步建立了产业化住宅结构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与15名专家的座谈分析,确定了以产业化住宅结构施工质量为目标层,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的结构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最终权重,建立了产业化住宅结构施工质量评价模型,并对朝阳区百子湾公租房项目结构施工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项目结构施工质量的综合得分和各级指标的百分制得分,明确了结构施工质量的等次和各级指标的质量现状。基于评价模型应用的成果,引入质量改进难度系数,结合指标对整体质量的贡献程度(权重),建立了施工质量改进计算模型,对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所有二级指标进行改进次序的排序,明确改进的先后序列。质量改进坚持目标导向,根据量化的质量目标确定改进的指标数量。通过标准化的质量改进流程,实现了质量改进的目标。本文将施工质量评价和质量改进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质量评价模型的应用,明确了结构施工质量的现状,为质量改进奠定了基础,依据施工质量改进目标,应用施工质量改进模型,实现了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应用本研究成果,有利于施工企业对产业化住宅质量管理水平进行动态的、科学的、全面的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实施质量改进,提高住宅建设水平和企业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政府管理部门对本地区产业化住宅的施工质量水平进行综合评估,获取基础数据,制定发展政策和管控措施,确保住宅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