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对个人能力的认识,价值观念,群体归属等方面都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后者就与学习者的“自我认同”有很大的关联。“自我认同”,是弗洛伊德派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有关人类青年期的最重要的概念。但是,在国内的日语相关研究中,大部分的研究仍倾向于把焦点聚集在语言本身,有关学习者内在自我认同层面的研究很少。因此,本研究以中国深圳大学日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方法,主要探究他们在日语学习的过程中,对日语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随着日语语言的学习,他们受到了日语以及日本文化怎样的影响?日语学习对他们自我认同的形成有怎样的影响?经过对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低年级的时候,“成绩”、“留学”等因素成为多数学生学习日语的外在动机,提高了日语学习的意愿。到了高年级,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自己具体的发展方向以后,对日语和日语学习的态度会发生改变。随着日语学习的进行,在接触日本文化的过程中,学习者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法、对文化的认识以及个人的价值观会发生变化,这些与他们的自我认同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日语学习过程有着“角色试验”的作用,学生们在日语学习的同时,逐渐形成作为日语专业学生的认同感,这种自我认同感,又会反过来作用于他们对日语学习的愿望并影响对自己学习日语价值的再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