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莲花荡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经由乌溪港流入太湖。近年来,莲花荡水质日益恶化,无法达到《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对其水质的要求。因此,亟需开展莲花荡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与解析,识别主要污染问题,并进行水环境综合整治,这对改善莲花荡水体水质,削减入太湖污染负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对莲花荡水质按季度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莲花荡水体中超标污染因子主要有COD、NH4+-N、TN和TP,其中尤以TN污染较为严重,为劣V类。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结果表明,莲花荡平水期水质最差,综合标识指数为5.16,综合水质类别为V类。水质指数评价得出,枯水期和平水期首要污染因子为TN,丰水期首要污染因子为TP。采用输出系数法对莲花荡区域农村生活源、畜禽养殖源、大气氮沉降以及种植业源主要污染物(COD、TN和TP)的产生量和入荡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各污染源每年向莲花荡排入COD、TN口TP的总量分别为167.34t、34.96t和2.42t。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各污染源及污染物的贡献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污染源对莲花荡水质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农村生活源(74.16%)>畜禽养殖源(22.09%)>大气氮沉降(2.20%)>种植业源(1.55%),各污染物对莲花荡水质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TN>TP>COD。基于水质监测以及污染源解析的结果,从污染源控、水质改善等方面提出了莲花荡水环境质量改善综合整治方案,具体包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畜禽养殖拆除方案、农田退水生态治理方案、莲花荡生态清淤工程与莲花荡退化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案,并对主要工程性方案进行工程设计与投资估算。通过上述工程的开展,莲花荡主要污染物TN和TP的削减量分别可达961.6t/a和26.03t/a,随着入荡污染物的削减,莲花荡水质逐渐改善,并最终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