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和关键性因素,水资源是可循环再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河口区既属于资源性缺水区,也属于工程性缺水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科学合理的供水工程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和前提。 论文紧密结合河口区水资源状况及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以供需平衡分析、规模论证、跨区域调水为主要技术手段,计算了各个时期不同保证率的水资源短缺量及调蓄工程规模,对河口区引黄供水工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划。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详细调查河口区社会、自然地理概况及现有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分析了供水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引黄供水工程规划的必要性。 2.以河口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依据,根据优先节水挖潜,合理利用现有供水工程,多种水源优化配置、科学调度的原则,对河口区分区进行了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水库调蓄规模论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调蓄工程的跨月调节情况下,河口区不同水平年的供水量基本可以满足要求,只有西部供水区3~5月尚有不同程度的缺水,应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 3.在分析引黄供水工程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论证引黄供水工程的建设方案,拟新建“东水西送”工程以满足西部供水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并对取水口、输水(沙)渠、引(输)水渠、蓄水工程提出具体的规划指标。河口区引黄供水工程的实施,可较好地改善河口区中西部地区的缺水状况,对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4.在分析河口区干旱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经常性抗旱措施以及特殊干旱期应急措施,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减少干旱期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