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行业(企业)的技术设计为学校的专业课程,是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计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论文研究的中心问题。该核心问题产生于如下逻辑:职业教育是技术教育,技术是专业课程的核心构成。专业课程的技术并非科学知识的应用,而是来自行业(企业)。需要从构成要素、价值取向、方法论、设计过程、设计结果五方面研究内容入手,探索如何实现技术的校企跨界,最终生成专业课程方案。产业技术是解决课程设计核心问题的中介变量,起到沟通职业活动领域与学习活动领域的桥梁作用,成为贯穿专业课程设计过程始终的基本脉络。沿此脉络,将研究内容划分两部分——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研究和理论模型研究。具体研究方法上,采用技术分析法,对产业技术的深入分析,将其开发为专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从知识本性、认识者本性以及二者的互动来分析课程设计的构成要素;“课程设计”的词源学分析,总结出从抽象到具象再到抽象的方法论;运用康德分界的思想,探索主体与客体之间分界、循环、融合,以克服以往课程设计中主客体分离的弊端;运用结构再生产理论,尝试解释产业技术结构、认知结构和课程结构的同源性和再生产。研究结果显示,将产业技术设计为学校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回归技术世界、技术与人性相结合、“设计导向”思想是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建构者的结构主义是课程设计总的方法论;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是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课程的整体设计、课程标准、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的三大结果。以上研究内容和结论,统合在理论基础和理论模型两大体系中,合起来构成了基于产业技术课程设计的完备形式。同时,列举几门专业课程设计实例,验证研究结论。基于产业技术的课程设计是一条新路,它不同于学科课程设计、岗位能力分析的课程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充分考虑了技术知识、技术技能型人才、技术知识与技术技能型人才互动,基本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让技术成为专业课程的核心构成,进而凸显出职业教育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