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构筑与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相适应的"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滨河景观,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建设世界名河为目的对海河进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综合开发改造,将海河建成独具特色、国际一流的服务型经济带、景观带、文化带。海河市区段位于天津市中心繁华地带,河道弯曲、河岸冲刷严重、地质条件复杂、沿河道周边建筑物密布、管线错综复杂,使河道护岸工程的建设受到较大的限制和制约。设计方案的选择是在不产生对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不利影响前提下设计合理、节约造价、方便施工、缩短工期。经方案比较,堤岸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板桩结合土层锚杆锚固的结构型式。由于目前的工程设计计算原理多采用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结构参数和边界条件的拟定与工程实施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差距。理论计算与实际工程之间的差别是多方面的,许多问题还无法用定量的方式表示出来,尤其是在软土水利工程中,土、水压力的综合作用指标较难测试,计算方法存在着分歧,故需要工程经验的积累来修正理论计算上的不足。本文结合现有实际工程,介绍了工程区的设计资料,采用上海同济启明星深基坑支挡结构分析计算软件进行了结构计算,采用埋设监测仪器的方法进行了现场试验。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分析,验证了设计采用的结构型式的安全可靠性及合理性;采取设计—现场观测—实施工程中调整设计的顺序解决理论计算与实际工程之间的差别问题。通过对理论计算与现场检测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验证了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为改进设计、提高工程整体水平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