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ein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机理及临床价值,为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门诊的颈性眩晕患者60例,利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腹针治疗,对照组予传统针刺治疗。采用中医疗效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积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和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治疗组第1次治疗后、第5次治疗后、第10次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1.72%、86.21%、96.55%,对照组第1次治疗后、第5次治疗后、第10次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5.71%、60.71%、85.71%。第1次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次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0次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病人分别在治疗前、第1次治疗后、第5次治疗后、第10次治疗后、及随访三个月进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计分,并作出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治疗前与第1次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积分均无差异;治疗组在第5次、第10次、3个月后随访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积分均有差异(P<0.05)。各组组内比较,与第10次治疗后比较,治疗前、第5次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积分均有差异(P<0.05,3个月后随访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积分无差异(P>0.05))。结论:腹针介入治疗颈性眩晕不仅存在明确的即时效应,亦存在良好的叠加效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腹针疗法的疗效优于传统体针针刺。证明腹针疗法是治疗颈性眩晕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的大力推广。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特点与初中学生的学情,说明了寓游戏于学习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能够展现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对精神障碍者危害社会行为的研究如果只停留在当代刑事实体或程序法的角度,视野不免会有些狭隘,以至于难以看到应然性背后的必然性。因此,对精神障碍者相关制度进行历史研究
目的:观察氨甲苯酸创腔局部用药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影响,评价氨甲苯酸的止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4.1~2016.1符合入选要求的9
在移动互联时代,数据获取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数据的积累给规律探究和决策制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数据已成为新的资源,其价值将逐步被发掘,我们进入了大
目的:为了观察和评价调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心血管科门诊就诊且符合高脂血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
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初心是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为当前深化改革的新事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探
研究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已经由产品竞争发展到专利和标准的竞争。由于标准必要专利承载着标准的普适性、权威性和专利的先进性、垄断
以某电动车动力总成为研究对象,考虑悬置支架和水套的影响,在Hyper Mesh中建立了动力总成壳体有限元模型。将有限元模型导入Romax中,并与齿轮啮合传动系统Romax模型相结合,得
目的研究广州东部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并获取优势基因型早基因E6/E7的核酸序列,进行变异分析,为本课题组下一步新型分子诊断方法的研发提供目标序列。方法通过导流杂交基
汞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汞的污染主要来自燃煤、冶金等过程无意排放的含汞废气、废水和废渣,以及主要涉汞行业产生的含汞废物。根据污染物的最终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