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化疗对p-mTOR及p-4EBP-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化疗前后二者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这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化疗前后p-mTOR及p-4EBP-1的表达及其变化的研究与无病生存期的关系,初步探讨化疗前后二者对无病生存期的预测作用,及其在新辅助化疗中的价值及预测作用。 方法: 一、病例选取 选取2007-2010年间,中国医大一院,83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石蜡切片(包括化疗前空心针穿刺组织及化疗后受伤切除组织)。并于2013.10对所有83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术后45个月。 二、化疗方案 37例为多西他赛与铂类或环磷酰胺联合应用(TP or TC)每21天一个周期,3-5个周期。其他46例接受5-氟尿嘧啶、表柔比星及环磷酰胺(CEF)每21天一个周期,3-4个周期。 三、实验方法、试剂及免疫组化评分 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化疗前后石蜡切片中p-mTOR及p-4EBP-1的表达进行检测。一抗:多克隆抗体抗p-mTOR(phospho S2448),ab131538购自Abcam公司,英国;多克隆抗体抗eIF4EBP1(phospho Thr36),ab47365,购自Abcam公司,英国。多功能免疫组化试剂盒,购自中国福州迈新公司,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是根据两位病理学专家通过双盲法评估及评分。对于有争议的病历两人再一起进行评估,直到获得一致的结论。评分时根据10个40倍镜视野的平均值,细胞核和/或细胞质有染色均视为阳性,并且通过一种半定量方法对染色强度及染色范围进行评分。无细胞染色视为0;1-10%染色视为1;11-50%视为2;51-80%为3;大于80%为4。免疫组化染色强度评分为阴性:0;弱阳性:1;中等强度:2;强阳性:3。两项指标相乘为最终得分,范围从0-12不等。6例获得PCR的患者视为化疗后阴性。 四、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v19.0。Wilcoxon符号秩检验用于检测两配对样本的独立性,曼-惠特尼U检验用于两独立样本独立性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用于两连续样本相关性检验,ROC曲线通过敏感性及特异性分析,找到化疗前/后高表达组及低表达组的分界值。Kaplan-Meier生存分析用于检测p-mTOR,p-4EBP-1与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关系。所有数据采用双侧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新辅助化疗后p-mTOR及p-4EBP-1均明显降低,并且二者在化疗前的表达呈相关性; 2.化疗后p-mTOR的降低与HER-2的高表达表达呈正相关,并且p-mTOR的降低与肿物的缩小相关; 3.化疗前高表达的p-mTOR与p-4EBP-1提示患者无病生存期不佳,并且化疗后高表达的p-mTOR对于提示患者不良的无病生存期更有价值。 结论: 1.在不使用mTOR抑制剂的情况下,化疗可以不同程度抑制某些特定人群的PI3K/AKT/mTOR/4EBP-1的信号通路的表达,在HER-2阳性的患者中,化疗可能更有效地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 2.虽然“p-mTOR的降低与肿物的缩小相关”这一结论无法用于预测化疗敏感性,但可以作为新辅助化疗过程中的一个观察指标,并且对手术后化疗方案的制定有提示作用。同时,这也提示PI3K/AKT/mTOR信号途径与化疗敏感性相关。对于新辅助化疗2-4个周期后效果不明显且p-mTOR仍高表达患者,可考虑改变治疗方案。 3.p-mTOR的表达与对提示患者无病生存期更有意义,化疗后高表达的p-mTOR与化疗耐药的关系更为显著,对于新辅助化疗后p-mTOR仍高表达的患者,应考虑更为积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