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中国社会弥漫着一种身体恐慌,表现之一就是“养生热”——通过所谓“养生”的方法调理或形塑身体。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就是其中的代表。2010年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节目掀起的养生热热潮从电视屏幕一直蔓延到人们的生活实践,不仅张悟本、马悦凌、西木等人在各大节目上狂出风头信众颇多,他们极力宣扬的茄子、绿豆、白萝卜、生泥鳅、左旋肉碱也在市面上陡然走俏。随着张悟本、马悦凌、西木的神话形象一步步被颠覆,养生热也在慢慢冷却,但是这股养生热潮的发生机制却值得深入研究。人们身体恐慌的背后有一套身体文化机制在起作用,比如来自于整个社会对于身体的审美压力、凝视压力;来自于传媒话语的恐吓,如新闻节目所过度渲染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电视广告中泛滥的医药保健广告;也有专家话语的权威恐吓。传媒话语和专家话语在健康类电视节目中找到了合谋点。传媒和专家之所以要话语合谋,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消费预谋:电视台希望节目能有极高的收视率;专家希望能提升知名度顺便搭售一下“自己”,包括自己的产品。而他们也希望能够宣扬一种所谓时尚科学的生活方式。作为电视健康类节目的佼佼者、这场养生热的主导者,《百科全说》在进行话语包装的时候,最大限度地运用了娱乐元素和叙事策略,将受众裹挟进一场消费的狂欢仪式之中。在被合谋话语洗礼之后,受众产生了一系列的“恐慌性”消费行为,比如:哄抢式消费、过分消费养生知识、定量式身体消费,甚至还出现了“反消费”行为。如何看待这种行为,非常值得我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