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严重危险着人类健康,在我国胃癌的死亡率高居各类癌症死亡的第一位。根据流行病学资料,2008年我国胃癌的发病人数约为463000,同年约325000患者死于胃癌。EZH2(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是PRC2(多梳抑制复合物2)的核心催化原件,能够通过作用于组蛋白使其甲基化而发挥对靶基因的转录抑制作用。肿瘤病因学的研究显示,诸多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中,EZH2在促进癌前病变向癌症发生恶性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报道称,在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在内的一些癌症组织中EZH2常常呈高表达状态。此外,越来越多的实验数据表明,EZH2的异常表达与恶性肿瘤的进展相关,EZH2的高表的可能对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和扩散能力等生物学特性有促进作用。但是,目前为止EZH2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所发挥的确切作用还不十分清楚,其促进癌症侵袭和转移的内在分子机制的探究还未见报道。在本文的实验中,通过应用实时定量RT-PCR,以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检测了所收集病例胃癌组织中EZH2的相对表达量,采集了病例的临床病理参数和环境因素的暴露情况等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EZH2mRNA的表达水平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环境因素和EZH2mRNA的表达的相互关系。该研究设计并合成了EZH2的小RNA干扰序列,并借助脂质体将其转染到胃癌MKN-45细胞株。利用实时定量RT-PCR、western blot,分别测定了转染前后,胃癌MKN-45细胞株EZH2和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细胞流式仪、MTT、transwell体外细胞侵袭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了小RNA干扰沉默胃癌MKN-45细胞株EZH2的表达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等生物学特性所发生的变化。通过MTT实验检测了转染EZH2si RNA后,胃癌MKN-45细胞株耐药性所发生的改变。本研究显示,癌组织EZH2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EZH2的高表达和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的转移显著正相关,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胃癌细胞株MKN-45,SGC-7901和MKN-28均表达EZH2基因,MKN-45,SGC-7901中EZH2基因的表达较MKN-28高。吸烟、进食腌菜与EZH2的高表达呈正相关。流式细胞仪和MTT实验显示,干扰EZH2mRNA的表达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体外细胞侵袭实验表明胃癌MKN-45细胞株的迁移能力在转染EZH2si RNA后明显降低。实验还显示了EZH2的表达下调后E-cadherin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会明显上调。本实验研究表明了EZH2的高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EZH2的表达水平可以用来作为参数指标判定胃癌的恶性程度。EZH2的高表达可能通过下调E-cadherin的表达而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据此推测EZH2基因能够作为可行的胃癌生物学治疗的靶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