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卵巢卵泡发育波的动态变化观察及不同激素处理效果的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tb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母马在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的卵巢形态和卵泡发育的动态变化,有效地控制卵巢功能,调整和控制马的繁殖和生理过程,以充分发挥马的繁殖潜力,本研究利用B-型超声波影像技术对马卵巢进行观察。本试验在新疆牧区的放牧马场进行,在马的繁殖季节(春季5~7月)选取5匹空怀和4匹排卵后配种妊娠的伊犁马为监测对象;在非繁殖季节(秋季8~10月)选取8匹空怀伊犁马为监测对象,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每日或隔日扫描两侧卵巢一次,记录卵泡数量和卵泡直径,分别持续观测一个情期和40天。卵泡直径≤10mm计为小卵泡,10mm<卵泡直径<35mm为中卵泡,卵泡直径≥35mm为大卵泡。在繁殖季节的一个情期内,5匹空怀马中,有2个卵泡波的马有3匹,一个卵泡波的马有2匹;发情配种后妊娠的4匹马也存在卵泡波的动态变化。在非繁殖季节观测的40天内,有2匹马发情,6匹马未发情;这些马卵巢上都存在卵泡波的动态变化,其中有2个卵泡波的马有5匹,1个卵泡波的马有3匹,卵泡波有继续出现的趋势。为了解母马在非繁殖季节和繁殖季节对不同激素处理的反应,调控母马的卵巢活动和发情周期,提高马的繁殖率,本研究用不同激素对卵巢静止马、排卵延迟马、有黄体马及卵泡≤35mm的马进行处理。通过直肠触摸和B-超进行每日观察。在非繁殖季节,分别用FSH、HCG、eCG处理母马,处理前后卵泡数量和最大卵泡直径均差异不显著(P﹥0.05);在繁殖季节,(1)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处理的卵巢静止马,3(100%)匹在3-7天内出现发情(2)用氯前列烯醇(PG)处理排卵6天以后的母马, 7(77.78%)匹马于处理后5-8天黄体溶解;(3)用马垂体提取物处理的母马,处理后卵巢卵泡数量和卵泡直径显著增加。通过此项实验可得出如下结论:马对促卵泡素(FSH)、孕马血清(eCG)的处理不敏感;氯前列烯醇(PG)对马黄体有明显的溶解功能,马垂体提取物可以显著增加大卵泡数量和直径,对于排卵延迟马的治疗效果,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作用﹥促黄体素(LH)作用﹥促排-3号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宏基因组技术,比较研究兔盲肠内容物与上皮粘附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差异,以探讨兔盲肠微生物与宿主的互作关系。在相同环境饲喂相同全混合日粮的新西兰兔群中分别选取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伊朗,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产区在西北、华北、东北。紫花苜蓿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