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rO<,2>基纳米多层膜中的赝晶生长与超硬效应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ed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TiN为代表的氮化物硬质薄膜作为刀具涂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力地推动了制造业规模化加工的发展,高速切削与干式切削等加工技术的发展,又对刀具涂层提出了更高的硬度和高温抗氧化性方面的要求,高硬度的氮化物薄膜因抗氧化能力不佳而难以满足此要求。Sproul基于纳米多层膜的超硬效应,提出采用两种氧化物制备兼具高硬度和高抗氧化性纳米多层膜的技术路线,但按此路线所制备的多层膜未能得到硬度的提高。本论文基于纳米多层膜晶体生长的模板效应,设计并制备了在ZrO2中插入TiN层形成的ZrO2/TiN纳米多层膜。研究了TiN在四方ZrO2模板效应下晶体化并形成赝晶体的条件,以及纳米多层膜生长结构的改变及其对多层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现有强化理论,讨论了四方结构体系纳米多层膜的超硬机制。论文还发展了一种金属基体上制备薄膜截面TEM样品的实验技术。本论文关于纳米多层膜的研究在材料体系的拓展,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实验方法的创新三个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ZrO2/TiN纳米多层膜的生长结构的研究发现,与NaCl结构氮化物一样,四方结构的ZrO2也存在模板效应,在此效应下,仅以NaCl结构存在的TiN层在厚度小于1.8nm时被强制形成与ZrO2相同的四方结构赝晶体,并与ZrO2形成共格外延生长的柱状晶。这种结构上连续而成分周期变化的柱状晶呈现远高于ZrO2单层膜的强烈(111)择优取向,显示了氧化物/氮化物纳米多层膜生长的相互促进效应。TiN层随厚度的进一步增加,又改变为以NaCl结构晶体生长,多层膜的共格外延生长结构遭到破坏,多层膜呈现四方结构ZrO2和立方结构TiN交替生长的特征。2.力学性能研究发现,共格外延生长的ZrO2/TiN多层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随TiN层厚度的增加而迅速上升,并在TiN层厚为1.1nm时达到最高值19.4GPa和235GPa。随TiN层厚的继续增加和多层膜共格外延生长结构的消失,ZrO2/TiN纳米多层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迅速下降,当TiN层厚达到2.2nm时,多层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已经降低到与ZrO2单层膜相当的水平,分别为11.4GPa和181GPa。3.采用现有纳米多层膜超硬机制理论对以四方结构为模板的ZrO2/TiN纳米多层膜研究发现,多层膜共格外延生长时因晶格失配所产生的交变应力场是多层膜获得超硬效应的必要条件和主要因素。并对其他多层膜体系的理论计算与分析发现,多层膜共格外延生长并产生的交变应力场同样是它们的共同特征。由此得出结论,交变应力场很有可能是产生超硬效应的本质及关键所在。4.针对目前多数薄膜TEM截面样品制备技术的报道以硅片为基底的现状,论文发展了一种金属基体上薄膜TEM截面样品的制备方法,详细归纳并优化了各道制样工序。
其他文献
有机氯化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其污染问题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系统研究了纳米铁粉对四氯化碳和四氯乙烯的脱氯降解行为。将CCl4和C2Cl4的脱氯率作为考察指
氧化锆基固体电解质是一类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氧离子导体材料,它拥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但是目前氧化锆基材料普遍存在工作温度高,使用寿命短,灵敏度差等
近年来,油田开始部署实施油气生产指挥系统,并结合生产信息化改造,改变了原来的生产运行组织模式,突出以中控室为核心的生产指挥职能,要求中控室值守人员要强化数据分析,及时
本文针对难降解物质的特性拟开发介孔碳材料对其进行吸附处理。采用软模板法合成介孔碳,并针对两种不同性质的有机污染物N,N-二甲基甲酰胺(DMF)、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s),对介孔碳进行有目的的改性,以提升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和再生性能,旨在开发吸附性能优、脱附易、循环使用性优的介孔碳及其改性材料。通过在合成过程中添加铁氰化钾对有机小分子污染物DMF进行针对性改性,制备出介孔碳-Fe/CN吸附材料
学位
近十几年来,纳米科技得到迅猛发展,广泛渗透于各个学科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其中由纳米科学、生物学和医学交叉结合形成的纳米生物医学是最引人注目
本论文对行星轧制紫铜冷凝管坯的铸态、行星轧制过程中轧制态管坯的组织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组织性能变化趋势分析其行星轧制过程的形变机理;同时采用热模拟压缩试验模拟三辊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