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缠绕管扭转性能的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q091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低碳经济的大力支持,树脂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耐腐蚀,轻质高强,可设计性等优点使得其研究与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复合材料作为金属材料的替代材料被应用在各种结构件上。在交通运输领域中复合材料传动轴由于具有很高的比强度,极佳的绝热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对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扭转性能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中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用湿法缠绕工艺制备了几种不同缠绕角度与不同厚度的复合材料缠绕管,通过对试样的树脂含量、最大扭矩等性能的测试,研究了缠绕角、厚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缠绕管扭转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最大应力准则和蔡-吴(Tsai-Wu)张量准则,运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对破坏试样进行分析,找到两种破坏准则下的失效指数,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对混合层缠绕试样进行破坏扭矩预测,并同实际扭矩对比,寻找预测复合材料缠绕管破坏扭矩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试样缠绕角度的增加,试样的破坏扭矩和最大切应力逐渐减小,同时试样的壁厚也随角度的增加而减小,当缠绕层数为3层时,25°试样的最大扭矩和最大切应力分别比60°试样增加了132%和45%。当缠绕角固定在25°时,3层试样的破坏扭矩和最大切应力分别是2层试样的128%和58%,因此缠绕层数越多试样的扭转性能越好。采用25°/60°/25°和60°/25°/60°混合角度缠绕的试样扭转性能与25°缠绕式样比较接近,说明选择合适的混合缠绕角度可以在不降低扭转性能的情况下,提高其它方向上的力学性能。另外,所有扭转试样在破坏处均沿缠绕角方向呈压缩破坏形式且伴有分层现象。采用蔡-吴张量准则可以较准确的预测出45°和55°这两种试样的破坏扭矩,而对于25°试样,采取定义的失效指数则不能预测出破坏扭矩,必须要通过和实际破坏扭矩进行对比,修正破坏指数,才能使预测较为准确。对于混合层缠绕试样,其破坏形式较为复杂,需要考虑不同角度铺层的破坏情况,其实际破坏扭矩会介于破坏扭矩最大层和最小层之间。
其他文献
<正>凝集素是1类具有特异性糖基结合性糖蛋白。凝集素通常带有糖识别区域(CRD)[1],该区域氨基酸序列特性及其三维结构决定该凝集素糖结合活性[2],不同种类凝集素对不同类型糖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和食品结构的调整,传统农贸市场越来越不能满足居民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农贸市场自身的各种弊端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已确诊的40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样和40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
小学语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科目,是帮助学生了解、涉猎中国广博文学作品的媒介,是展开中华古老文化疏导的关键一环。小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可以掌握中华语言的奥秘、了解中国文
“以学定教”的音乐教学设计,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是对“以教定教”的音乐教学思维定式的反思与改革。“以学定教”的音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从“课本中心”发展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