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一年级新生(以海拉尔二中高一年级为例)的英语入学成绩参差不齐,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差悬殊。由于此类学校往往缺少优质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们只能被安排在统一的地点、接受统一的教学内容,违反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致使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又不能完全消化课堂教学内容,无法跟上班级整体的教学进度,周而复始,最终失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甚至从内心惧怕学英语。鉴于此,笔者认为,以固定班级授课为主的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课堂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新课改和目前英语教学现状的需求。在新的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经过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笔者把走班制教学应用在其任教的海拉尔第二中学高一英语教学中,旨在探索符合普通高中实情的因材施教的英语教学模式。就研究方法而言,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量化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实证方法,具体来说,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我们首先对相关研究的国内外研究和走班制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前测、中测、后测等测试方法,系统的采集了所需的相关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客观系统的分析。我们的分析表明,总体上来说,高中英语学科采用走班制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高一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走班制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有助于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有助于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观念。同时,我们的研究也表明,走班制教学在课程设置及班级管理等方面也表现出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就本研究的贡献而言,首先,我们的成功经验以及我们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反应出来的相关问题能够使更多的人关注走班制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其次,我们的研究为走班制教学应用于英语教学的研究提供了切实、具体的实证结果和具体策略。最后,我们的研究为以其他教育同仁提供了借鉴,为走班制教学在我国实施和发展,贡献了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