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研究,选择中药有效成分灯盏花素(breviscapine)为模型药物,采用分子包合技术制成分子包合物,以智能化凝胶为载体,制成灯盏花素智能化温敏型凝胶鼻粘膜给药系统。以液体状态经鼻粘膜给药后,立即发生相转化,由液体状态转化为半固体状态的凝胶,经鼻粘膜吸收直接进入脑组织中,探索灯盏花素用于脑血管疾病达脑靶向治疗目的,具有重要的科学技术价值和临床实用意义。心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很高。灯盏花素对心脑血管病尤其脑血管病治疗有独特疗效,能够增加脑血流量,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血肿及水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等备受关注。由于灯盏花素对光不稳定、极易氧化;水溶性和脂溶性都很差,几乎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口服吸收困难,生物利用度很低;体内消除快,半衰期短。目前临床应用的口服片剂生物利用度很低,影响疗效;注射剂由于半衰期短,多次注射给药患者依从性差。采用现代药物制剂新技术、新辅料,研究制成新剂型,探索新的给药途径,达到脑靶向给药治疗目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灯盏花素HP-β-环糊精包合物以及原位凝胶给药系统的含量,方法简便灵敏,辅料不干扰主药的含量,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精密度较高(日内精密度RSD%小于1.07%,日间精密度RSD%小于2.93%),回收率高(大于99.8%,RSD%小于1.02%),结果准确可靠,适合本品含量测定。选择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灯盏花素HP-β-环糊精包合物,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以灯盏花素的溶解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筛选灯盏花素HP-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冷法制备灯盏花素HP-β-环糊精包合物智能化温敏型凝胶鼻粘膜给药系统,以32℃原位凝胶凝固时间为评价指标,筛选灯盏花素缓释凝胶的最佳处方组成和工艺;采用动态膜透析法测定灯盏花素HP-β-环糊精包合物凝胶的体外释放百分率,采用零级动力学、一级动力学及Higuchi方程等数学模型分析其体外释药动力学;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室温留样观察法考察缓释凝胶的初步稳定性。结果灯盏花素HP-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处方工艺为:灯盏花素2g,HP-β-环糊精2g,EDTA-2Na 0.1g,水浴温度50℃,搅拌速度800r/min,搅拌时间2h;灯盏花素原位凝胶的最佳处方组成和工艺为:Poloxamer 407 15.5g,Bre-HP-β-CD-INCP溶液(2.5%)80ml,尼泊金0.2g,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6.4,纯水至100mL。Bre-HP-β-CD-INCP-TISG的体外释放符合双相动力学方程,方程为1-Q=0.91916e-0.1021t+0.55294e-0.0371t(rα=0.99695;rβ=0.99454)。Bre-HP-β-CD-INCP-TISG属动力学稳定体系,在3000r/min下离心30min外观无明显变化;光照试验表明,光线对Bre-HP-B-CD-INCP-TISG的外观和主药含量影响较大;高温试验表明,虽然Bre-HP-β-CD-INCP-TISG呈凝胶状对Bre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Bre含量还是稍有降低;加速试验证明,在40℃条件下长期放置过程中,Bre-HP-β-CD-INCP-TISG出现明显分层,总药量显著降低,胶凝温度显著升高。因此,Bre-HP-β-CD-INCP-TISG不宜放在光照、高温处保存。留样试验结果证明Bre-HP-β-CD-INCP-TISG放在4℃冰箱保存较稳定,3个月后外观、总药量和胶凝温度均无变化。结论灯盏花素智能化温敏型凝胶鼻粘膜给药系统体外释药缓慢,基本达到了实验设计的要求,由于时间关系,尚需要进行体内分布药物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