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贝伐珠单抗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IgGl抗体,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或状态不能明确的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肿瘤内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2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2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并且经检测HER-2阴性或状态不能明确,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化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贝伐珠单抗的剂量为7.5mg/kg,第1天给药,21天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用药疗效采用新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评价,毒副反应情况参照3.0版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标准(NCI-CTC)进行评定分级。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药物疗效分析应用χ2检验,生存时间评估应用Kaplan-Meier法。结果:3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一线治疗18例,二线治疗14例,根据RECIST评定疗效,无完全缓解(CR)患者,部分缓解(PR)20例(62.5%),病情稳定(SD)5例(15.6%),病情进展(PD)7例(21.9%),客观有效率ORR(CR+PR)62.5%,疾病控制率DCR(CR+PR+SD)78.1%。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5.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6.5个月。其中,一线治疗18例,PR12例,SD3例,PD3例,ORR66.7%,DCR83.3%,mPFS6.1个月,mOS7.2个月;二线治疗14例,PR8例,SD2例,PD4例,ORR57.1%,DCR71.4%,mPFS4.5个月,mOS6.0个月。经χ2检验一线、二线治疗的患者,ORR方面,P=0.718,DCR方面,P=0.6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一线、二线治疗的患者均可在近期疗效方面获益;一线治疗、二线治疗的患者的PFS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一线治疗的患者在PFS方面获益更确切。所有患者无血栓、胃肠道穿孔、心衰等严重不良事件,主要毒副反应表现:骨髓抑制17例,肝功能损害11例,胃肠道反应6例,高血压5例,均为I-II级,给予对症处理后恢复。轻度鼻衄2例,给予鼻腔纱布填塞止血处置后未再发生。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与既往文献单纯化疗的数据相比,ORR、DCR有所提高(62.5%vs30-60%、78.1%vs60%),并且一线、二线治疗的患者ORR、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一线、二线治疗受益程度相当。同时,患者用药有效使得肿瘤负荷得以控制,其腹痛、腹胀等肿瘤相关性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另外,32例患者mPFS较既往文献中的单纯化疗的数据有所延长(5.5个月vs5.0个月),特别是一线治疗的患者mPFS延长1.1个月,明显获益。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较既往文献单纯化疗的数据未有延长(6.5个月vs6.0-10.5个月),考虑与本观察样本量小,以及病情进展后的治疗等综合因素有关。患者用药期间毒副反应可耐受。对于HER-2阴性或状态不明确的一线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可以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