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流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已经成为落实扩大内需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行业。物流企业作为物流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对行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物流企业发展中还存在投入成本较高,对当前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较差等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内外对物流的需求在日益扩大,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因此探究物流企业经营绩效对探明物流企业发展状况,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我国物流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借鉴了平衡计分卡的理念构建了物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网络SBM模型、SBM-Malmqusit指数、Tobit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49家物流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具体分析。在实证分析中,得出主要结论如下:我国物流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比较低,2011-2017年间仅有7家物流上市公司在7年中达到DEA有效状态。从阶段效率分析发现,市场化阶段的效率低于服务化阶段的效率,并且在7年中市场化阶段效率的变化趋势与整体效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要着重改进市场化阶段的效率。从动态角度分析发现,我国物流上市公司Malmquist指数的增长主要是因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增长。通过Tobit模型对物流企业上市公司整体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股权集中度、资本结构、公司规模对我国物流上市公司效率具有反向作用,公司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正向的作用,而高学历人才对物流企业的效率的影响不明显。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关建议:发挥政府的规范引导作用;合理控制规模,发展规模经济;优化资产结构;调整股权集中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体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创新了绩效评价体系,借鉴平衡计分卡理念,从财务、内部流程、市场与顾客、员工成长四方面构建了效率评价体系,克服了单一评价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上市物流公司效率评价理论和方法。本文采用了非径向非角度网络SBM模型,避免了径向和方向导向带来的偏差,结果相对准确。但是受制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只选取了 49家物流上市公司,对于还没有上市的中小企业没有将其考虑到研究样本中,在指标方面仅考虑了净利润等期望产出,而对物流上市公司的投诉率以及污染等非期望指标并没有考虑到评价体系中,因此未来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