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语堂,既是一个翻译家也是一个作家,尤其擅长英语创作。《京华烟云》作为其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就是一部用英语创作的文学巨作。该作品在中外文化界都曾引起过巨大关注。然而多数研究侧重于文中的道教面具,忽略了隐藏在其文章背后的人文主义基督伦理。
本文首先论述林语堂人文主义基督伦理形成的生活以及历史背景,概述其主要的表现方面。重点阐释了林语堂人文主义基督伦理的实质在于-自我救赎与自性发展。“救赎”在圣经里指的是圣子耶稣对人类的拯救,这是一种“他我”的救赎.林语堂人文主义基督伦理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儒家以及西方的基督教思想,精粹其人类救赎的实质在于“自我救赎”,勇敢面对苦难的生活,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救赎者。同时,林注重人格的“自性发展”,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真挚的爱情。当然,林的“自性发展”也并非鼓励没有底线的放纵人类欲望,肯定人类“善”的一面,否定其对社会对他人有害的一面,这才是林语堂所提倡的“自性发展”。
文中详细论述了《京华烟云》中各类人物自我救赎和自性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主人公木兰在失却自我,重拾自我,最后在人类的大爱中失却自我,达到自我救赎的过程,以及姚木兰与立夫之间由坦荡的情爱,上升到对自然人类的大爱,达到人格的完美,完成人格的自性发展历程。拟通过以上论述,表明人文主义基督伦理才是林语堂隐藏的文化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