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东南亚直接投资的风险防控研究

来源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xfzhang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流向来看,亚洲占据主要地位,而在亚洲范围内,东南亚地区又是关键的区域所在。近几年,泰国等国政局频繁变动,南海问题,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质疑和东南亚内部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凸显,我国对东南亚的直接投资受挫和失败的案例时有发生。因此,为了维护我国国家和企业发展利益,需要就“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东南亚的直接投资风险进行系统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对策。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是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相关研究综述和研究重难点。第二章为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第三章到第六章主要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东南亚直接投资的风险表现、风险产生原因、风险防控的国际经验借鉴和风险防控对策。首先,第三章从政治、经济、法律、安全等角度出发,详细考察“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东南亚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第四章就这些风险产生原因进行探讨。第五章借鉴美国和日本在对外投资风险防控方面的经验。本文的第六章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经验视角就“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东南亚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基于PEST理论,并结合我国对东南亚投资的具体情况,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东南亚的直接投资稳步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投资风险,包括政治方面的政治多极化、政局变动频繁带来投资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经济方面的汇率体系不完善带来货币贬值风险,降低投资收益等;法律方面的法律环境复杂导致投资容易发生纠纷;安全方面的恐怖主义,宗教冲突等不安定因素的威胁等。之所以会有这些风险,既有国际原因,又有国内原因。国际原因包括经济全球化带来全球经济失衡,金融危机造成大国战略调整,东南亚国家政治力量博弈等等;国内原因主要是我国对外投资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企业缺少对东南亚的投资环境的了解和熟悉,缺少与当地民众和其他民间组织的联系和交流等对外投资经验不足。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东南亚直接投资面临的种种风险,本文考察美国和日本的情况,发现它们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和我国相似的风险,为应对这些投资风险,它们形成了完善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和健全的投资者保护机制,这对我国防控对东南亚直接投资的风险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从政府层面来看,我国应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沟通与合作,具体来看,包括健全我国对东南亚投资的信息服务体系,完善我国在东南亚投资的外交保护机制,加快升级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健全我国对外投资保险制度等等;从投资者层面来看,我国投资者不仅要熟悉东南亚的投资环境,尊重当地社会公众,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还要加强对投资项目全阶段的风险管理。
其他文献
美国贸易政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本文针对克林顿政府执政期间美国贸易政策的调整 ,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背景、国际环境、经济状况等进行了分析 ,论述了贸易
对某热电厂发生的RCS-915F型母线保护装置误动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判定母线保护装置屏“电压切换开关”位置不正确(置于南母,正确为双母位置),母联充电保护闭锁是造成母线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