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育银鲫(1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是利用天然雌核发育的方正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k)为母本,以兴国红鲤((yprinus carpio var. singuonensis)为父本,经人工授精繁育的子代。它具有食性广、生长快、病害少等特点,目前在我国已成为鲫鱼养殖中的主要品种,近两年来成为我国杂食性鱼类中的第二大养殖鱼类。为了探讨异育银鲫对日粮中高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本试验选用168尾异育银鲫,分成2组,每组设三个重复。一组为正常对照组,投喂35%碳水化合物(35%CHO)水平日粮;另一组为高糖试验组,投喂50%碳水化合物(50%CHO)水平日粮。在控温的循环水系统中饲养5周、10周后,测定鱼体生长指标、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肝糖元、血液生化指标、肝脏丙酮酸激酶、免疫指标和胰岛素、皮质醇激素水平以及肝脏、肾脏、心脏和脾脏组织中HSP70基因表达水平等指标。1、高碳水化合物含量日粮对异育银鲫生长、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液指标及肝糖元含量的影响在养殖环境一致的条件下,投喂两种碳水化合物含量的饲料70d后,测定了鱼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脏体比、肝体比和肥满度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正常组(35%CHO)相比,高糖组(50%CHO)在投喂试验日粮70d后显著(P<0.05)降低了特定生长率、增重率、蛋白质效率,但是对饵料系数、肝体比,脏体比鱼体肌肉成分等没有显著(P>0.05)影响。这说明50%碳水化合物水平日粮会对鱼体的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投喂不同碳水化合物水平日粮的整个过程中,正常组(35%CHO)和高糖组(50%CHO)血浆总蛋白含量呈现降低趋势,正常组(35%CHO)和高糖组(50%CHO)血浆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与正常组(35%CHO)相比,高糖组(50%CHO)血浆总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都没有显著变化(P>0.05)。说明饲料中50%碳水化合物含量对杂食性的异育银鲫血浆总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没有很大影响。投喂不同碳水化合物水平日粮的整个过程中,正常组(35%CHO)和高糖组(50%CHO)血糖和肝糖元的含量呈现显著(P<0.05)上升趋势。35d时,高糖组(50%CHO)的肝糖元含量比正常组(35%CHO)显著增加(P<0.05);两组的血糖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饲料中35%和50%的碳水化合物能使异育银鲫血糖和肝糖元含量升高。2、高碳水化合物含量日粮对异育银鲫血浆胰岛素、乳酸和肝脏丙酮酸、丙酮酸激酶含量的影响投喂不同碳水化合物水平日粮的整个过程中,正常组(35%CHO)和高糖组(50%CHO)异育银鲫的血浆胰岛素和肝脏丙酮酸激酶含量均呈上升趋势。35d时,高糖组(50%CHO)胰岛素含量显著(P<0.05)低于正常组(35%CHO)。70d时,高糖组(50%CHO)的丙酮酸激酶活性显著(P<0.05)高于正常组(35%CHO),这说明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水平升高时,异育银鲫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并且重要的糖酵解酶——丙酮酸激酶活性增加,加速了对鱼体摄入的糖进行分解、转化,调节机体对糖的耐受能力。投喂不同碳水化合物水平日粮的整个过程中,正常组(35%CHO)和高糖组(50%CHO)异育银鲫肝脏丙酮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35d和70d时,两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与丙酮酸激酶活性的变化不一致,可能是鱼体在糖酵解过程中,还受到其他很多限速反应,它们对丙酮酸的生成也具有一定影响,多方因素共同作用,表现出这一现象。投喂不同碳水化合物水平日粮的整个过程中,正常组(35%CHO)和高糖组(50%CHO)血浆乳酸含量持续降低。35d时,高糖组(50%CHO)血浆乳酸含量比正常组(35%CHO)显著(P<0.05)增加了32.93%。从糖代谢的角度,这些与丙酮酸、丙酮酸激酶含量的变化大体一致,说明高糖组(50%CHO)在糖代谢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丙酮酸,消耗了更多的氧,导致其转化为更多的乳酸。3高碳水化合物含量日粮对异育银鲫血液和肝脏免疫指标的影响投喂不同碳水化合物含量日粮70d后,正常组(35%CHO)肝脏MDA含量先略升高后下降,而高糖组(50%CHO)肝脏MDA含量呈升高趋势。70d时,与正常组(35%CHO)肝脏MDA含量相比,高糖组(50%CHO)显著升高(P<0.05)。投喂不同碳水化合物含量日粮70d后,正常组(35%CHO)和高糖组(50%CHO)肝脏SOD、T-AOC、ALT、AST和AKP总体都降低。高糖组(50%CHO)肝脏AST含量在70d时比正常组(35%CHO)显著降低(P<0.05)。投喂不同碳水化合物含量日粮70d后,正常组(35%CHO)和高糖组(50%CHO)血浆溶菌酶含量表现为升高的趋势。高糖组(50%CHO)与正常组(35%CHO)血浆溶菌酶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这说明日粮中50%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都对异育银鲫的免疫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减弱了异育银鲫对外部不良应激的抵抗能力。4、高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异育银鲫血浆皮质醇激素和肝脏、肾脏、心脏、脾脏中HSP70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投喂不同碳水化合物日粮的整个过程中,正常组(35%CHO)异育银鲫血浆皮质醇激素含量表现出持续升高的现象;高糖组(50%CHO)呈现出先快速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35d时,高糖组(50%CHO)血浆皮质醇激素含量比正常组(35%CHO)显著增加(P<0.05)。皮质醇激素是评价机体应激的重要指标之一。从本试验结果来看,日粮中50%碳水化合物引起了异育银鲫的应激反应。本试验通过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了异育银鲫肝脏、脾脏、肾脏和心脏组织中应激蛋白HSP70的相对表达量。投喂不同碳水化合物含量日粮70d后,高糖组(50%CHO)肝脏、脾脏、心脏和肾脏组织中HSP70基因的表达量都增加,而且高糖组(50%CHO)异育银鲫肝脏和脾脏中HSP70的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正常组(35%CHO)组。说明本实验中肝脏和脾脏组织对高糖日粮的摄入比较敏感,并快速地增加了HSP70基因的表达量,高糖(50%CHO)日粮引起了异育银鲫的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