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色岩系因其特殊的沉积作用,常常成为许多有用元素的富集体,其中常产出Ni-Mo-PGE矿床、V-Cu、U矿床、磷矿床和重晶石矿床等及大型一超大型金属和非金属矿床,致使黑色岩系成为当今地学界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云南会泽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岩系分布广泛。应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会泽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岩系的矿物岩石学特征、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对研究区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剖面测制,结合室内岩矿鉴定,以及前人研究资料的总结分析,确定了会泽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岩系的岩性组成和出露分布情况。筇竹寺组黑色岩系岩性主要由硅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含炭质页岩-含炭质泥岩-含磷粉砂岩等组成。2.通过古地理、海平面升降及沉积相的分析研究,综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沉积时期西侧存在康滇古陆,东侧是江南页岩盆地,东南为碎屑岩台地,古地理的总体格局是西南高东西低,自西南向东西海水逐渐加深。沉积环境主要为低能、缺氧还原环境。通过基本层序分析,会泽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岩系沉积区为浅海陆棚沉积环境。3.筇竹寺组黑色岩系有机炭含量1.45%~7.37%,SiO2含量55.13%~68.98%,A1203含量12.81%~18.65%,BaO含量0.08%~0.19%。通过系统分析主量元素MnO/TiO2、(Al2O3)N/(Al2O3+Fe2O3)N、(SiO2)N/(Al2O3)N、(Si)N/(Si+Al+Fe)N、(Al)N/(Al+Fe+Mn)N 比值及Fe2O3/TiO2-Al2O3/(Al2O3+Fe2O3)图解,研究区黑色岩系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沉积物来源主体为附近陆源碎屑物,局部地区或层位有生物或热水作用的补充。4.筇竹寺组黑色岩系稀土元素有不同程度的富集,REE为127.47~316.10×10-6 LREE/HREE比值6.90~12.27,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曲线较为平坦,而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图为右倾斜,轻稀土段较重稀土段右倾斜明显,相对北美页岩δCe弱负异常,而δEu为弱正异常。综合分析δCe、δEu、La/Ce比值、La/Yb-Ce/La关系图、La/Yb-REE图解,可知会泽地区筇竹寺组黑色岩系形成于缺氧还原,沉积物的形成与热水作用有关。5.会泽地区黑色岩系微量元素与地壳元素丰度相比,U、V、Cs、Mo、Cd、Ag、Au、Ba、Th、Hf、Pb、Pd、Rb、Zr、Ga、Ni、Zn、W、Sn、Pt 等元素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Mo、U富集系数达55.66、24.81倍。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显示,U、Pb元素明显富集,而Nb、Sr元素明显亏损,Ce、Eu相对弱亏损,而Th、La、Nd、Hf、Gd相对弱富集。黑色岩系沉积岩的Ba、U、Mo元素含量,Zn-Ni-Co图解、U-Th及Co/Zn-(Co+Ni+Cu)图解,U/Th、Co/Zn、(V)N/(V+Ni)N、(Sr)N/(Ba)N、(Cu)N/(Zn)N等比值,整体表现为缺氧-静海还原环境和具热水作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