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939639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显得至关重要。当代语文教育应增强人文精神,关注现实社会,“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除了现行国家语文课程外,语文的“外延”还有些什么?要开发一门语文校本课程,应选择什么课程资源昵?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民族都日益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可是我们的中学生大都表现出对本土民族文化的陌生和逃离,这是其文化营养的缺失,也是语文教育的缺憾。所以基础教育应该加强本土民族文化教育。而对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理论界很少涉及。本文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参照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主要探讨柳州本上民族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价值所在,其次尝试构建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本文以文献研究为主,以教学案例为辅。在理论上,主要依据课程理论、学习理论,新课程改革理念以及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等有关论述为立足点,注意吸纳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新理念,对柳州本土民族文化从其课程价值和功能层面上作了探讨阐释,表明其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合理性;在实践上,参照了较成功的开发案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本上文化的特点,初步构建实施方案,并辅以具体的教学实例实证其可操作性。本文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综述:(二)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现实基础与原则;(三)柳州巿可开发利用的本土资源系列归类及价值分析;(四)语文校本课程的目标设定、内容设置、评价、案例分析。总之,本文通过对本土民族文化的自身价值、课程价值的分析探讨,通过构建实施方案,试图探索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路与模式,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依据,让本土文化校本课程成为现行语文课程有意义的延伸,拓展语文教育的视野,推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实施。
其他文献
【正】 绪论了解“化工原理”课的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平衡关系和过程速率的要点;单位制和单位换算(特别注意质量和力之间的换算)。第一章流体流动一
《穆斯林的葬礼》将宗教、民族、历史和爱情融合在一起,以一种特殊的视角、冷峻的笔墨,讲述了60年的时间,一个家族三代人的兴衰命运。全文笼罩了一种浓密的穆斯林文化,每个角
光伏电力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光伏电力发展的主题之一依然是降低成本。国内外光伏电力主要基于硅片太阳电池。近年来发展的金刚石线锯切割硅片技术相对传统的砂浆线锯
在总结国内外高吸水性树脂研究、生产和应用的现状后,提出从改善树脂生物降解性、耐盐性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以羽毛粉、羽毛杆等羽毛角蛋白为原料,经水解和化学改性制
达尔文在他的进化论中首次提出了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假说。自此以后,这个结论一直有不少科学家在争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疑问是:猿猴的体毛很密很长,而人类的体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