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大力推行,林业的生态效益被高度重视。但林业的另一方面,即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木材产品这一经济属性也不容忽视。木材产品可再生及循环利用的特点,奠定了其在国家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绿色”原料型资源的地位和人民生活中重要生活资料的基础地位。在“十二五”即将结束,“十三五”就要到来之际,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系统梳理过去一段时间的木材产品需求变化并对影响木材产品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对于把握在内外供给约束条件下的木材产品需求规律,制定相关政策来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化经营和满足社会发展对木材产品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应用弹性经济学和灰色关联分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总量指标和一些微观经济指标与主要木材产品的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找出木材产品需求在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中的变化规律,对“十三五”期间的木材产品需求量进行预测,并对影响木材产品需求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十三五”末我国木材产品需求量超过8亿立方米,国民经济的总量指标GDP增长对木材产品需求具有正向拉动作用,微观指标方面,城镇化率对木材产品需求的提振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影响木材产品需求的如环境政策、经济转型等因素,会提振需求。基于木材产品本身的特性,作为古老传统的材料,又是环保需求下绿色、低碳、可循环的备受青睐的可再生的原料,其具有永恒广阔的需求市场。关键在于能否站在战略高度上,采取科学、创新式的管理对森林资源进行利用,在木材供给方面进行高效的提升以满足木材产品需求。“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加之国际形势多变,我国更多地需要从强大自身做起,利用好现有资源,加强创新,优化现有技术,改革林产工业格局,有针对性的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的木材产品需求。同时,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需要开拓木材进口新渠道,建立、建好国家木材储备,保证我国木材安全,在战略高度上,应对好社会、经济发展对木材产品的需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