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考,作为连接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枢纽,是关涉整个教育的关键环节,不仅关乎选拔人才,还承担着整个教育方向引领的重任,其制度设计的文化影响深远。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历史文化与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必然“考试大户”身份。高考制度的改革就是为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效用。几十年来,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中。自1977年正式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一直是我国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高考制度改革也是社会公众极为关注的焦点。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呈现新特征。教育领域中各种深层次问题渐显,高考制度也不例外。这意味着,我国高考制度需要在运行过程中改革:发现问题,追究原因,拿出对策,以期不断完善。基于高考制度的“视野”或研究方法繁多,“文化视野”是本论文研究的尝试。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历史法和田野法,在了解中国高考制度改革历程的基础上,以“文化视野”为切入点,用教育文化学的相关概念作为话语表述的载体,努力总结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渊源。在本论文中,笔者试图阐明高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几十年的改革历程中呈现出的文化特质。与此同时,发掘我国高考制度演变至今的主要动因,揭示其中伴生的文化困惑,寻求解除此类困惑的思路,提出相关策略性建议,以期创建价值引领的优质高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