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为我国南方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诊疗技术的进展,NPC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明显提高,但放疗引起正常器官组织的损伤对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提高NPC患者放疗后生存质量,降低放疗并发症已经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以一个国际公认的肿瘤患者普遍适应性的生存质量量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的生存质量量表(EORTC QLQ—C30)来调查切脉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患者与单纯中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经过对比,以了解切脉针灸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症及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意义。方法:将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并经过规范化放疗方案治疗后1年内,年龄在18-70周岁,签署知情同意并能配合研究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试验组采用切脉针灸配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参考EORTC QLQ—C30并结合鼻咽癌放疗后相关症状,制定“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表”,两组患者入组第1天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填写。该量表共32个条目,分为6个领域,根据其回答选项序数1-4,分别计为:4、3、2、1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高。采用PASW Statistics17.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一元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中,治疗后患者在身体功能状况、社会家庭角色功能状况、情感和认知功能状况、总体生存质量状况、与疾病治疗有关症状等5个领域得分均有提高(P<0.05)。生存质量较治疗前提高。对照组中,治疗后患者在身体功能状况、情感和认知功能状况、与疾病治疗有关症状3个领域治疗后得分有提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与疾病治疗有关症状”领域中11个条目得分的对比,采用t检验,提示试验组中,鼻塞流涕、耳鸣、口干、吞咽呛咳、头晕头痛等5个条目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中,除口干条目P<0.05,有统计学差异,其余10个条目均显示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切脉针灸配合中药汤剂口服对提高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生存质量,尤其是改善放疗后各种并发症,如鼻塞流涕、耳鸣、吞咽呛咳、头晕头痛等,优于单纯中药汤剂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