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源消费角度看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jie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巨大进展,与此同时我国的能源消费也呈强劲上涨势头。在新兴产业还未完全替代传统产业,新兴能源还未完全替代传统能源的今天,经济增长的确还需大量能源的消费为代价,尤其对于中国等传统工业占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能源消费的增速及规模都不能小视。但考虑到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压力等,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需要纳入到能源约束的框架下进行讨论。在具体分析中,在关注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间表观联系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产业结构变迁在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中的重要纽带作用。由此在能源约束的条件下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描述和实证两种方式详尽分析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产业结构相互之间的关系,并验证了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能源消费间的重要纽带作用。随后本文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面临的约束,认为主要体现在能源的不可再生、进口依赖程度高和环境承受压力有限三个方面,并进一步强调能源约束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背景下,本文接着考察了日本、韩国、台湾等经济体在能源约束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并对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国际比较,梳理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另外本文还借鉴熵的概念定义了产业多元化指数,对我国历年数据及国际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降低单位产出能耗。最后,本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关联关系的纽带;(2)第三产业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3)国际经验的启示为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并尝试提出以下建议:(1)协调政府与市场,共促产业结构升级;(2)加快技术进步,培育新兴行业;(3)尊重变迁规律,把握国际分工机会;(4)弱化产业同构,发展地方优势产业;(5)节流走向开源,推动能源结构多元化。
其他文献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是收入分配领域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伴随的是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日益加大,这也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
技术进步带来的产品结构日趋复杂,使得产品进入市场后被发现存在设计、制造缺陷的可能性不断上升,并因此引发严重的损害后果。对此,传统的产品责任制度只能采取事后救济的方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海啸,一大批金融巨头应声倒下,金融业的萧条进一步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美国为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实行美元贬值的政策,同时国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