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和气化中煤与催化剂的相互作用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t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多煤、贫油、少气,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生产代用天然气,既可以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又可以促进煤炭高效、洁净利用。煤转化过程主要发生热解和气化反应,既可以获得甲烷、氢气等气体产物,也可以获得焦油。碱金属催化剂能够与煤中大分子结合提高碳转化率,虽然国内外对催化剂与煤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因为煤本身结构过于复杂,催化剂对煤中化学键断裂的作用及多组分催化剂对煤热解和气化过程的协同作用原理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本论文研究碳酸钾以及碳酸钾-氯化钾双组份催化剂对热解过程煤中元素转化的作用,煤中官能团和钾形态在热解及气化过程中的变迁,探讨煤与催化剂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双组份催化剂作用的本质。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K2CO3能够提高煤在不同温度下热解的气体收率和碳转化率,随着热解温度升高,半焦进行红外和表面元素形态分析发现,C-O、C=O、COO-相对含量均降低,推测是其负载催化剂后形成COK和COOK中间体结构,促进含氧基团的断键转化。(2)负载KCl与未负载催化剂的府谷煤热解相比,焦油收率和碳转化率降低,推测KCl能促进大分子缩聚,而对含氧官能团转化作用有限。利用KCl部分代替K2CO3形成双组分体系,发现当K2CO3/(K2CO3+KCl)数值大于0.376时,700℃热解各产物收率接近。负载低共熔点双组分不同温度热解发现,气体收率略低于负载K2CO3热解,气体中CO2收率明显降低,可能是因为碳酸根促进COO-的生成。(3)负载K2CO3提高了半焦水蒸气气化的碳转化率,生成气体产物中主要为H2和CO2,气化后残余半焦进行红外和XPS分析,发现碳转化速率最大时,半焦中C-O、C=O和COO-相对含量较高,可能是催化剂促进H2O中O与C结合,形成COK和COOK中间物。
其他文献
高吸水树脂是一种高度聚合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因其高吸水高保水性能在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我国干旱缺水地区,对当地的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腐殖酸钠(SH)为原料,以过硫酸钾(KSB)为引发剂,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与丙烯酸(AA)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了吸水性能良好且具有SH缓释功能的CMCg-PAA/SH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在风险投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主要以IPO和并购为主,而德国风险投资主要以股票回购退出为主.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二板市场的发
冠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树木的光合和呼吸作用也在这里进行。在描述冠层的各项参数中,冠幅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长
股骨骨折在骨伤科中为大创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感染、甚至发生脂肪栓塞,病情危重,因此临床上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7—1-2010—08,我科共收住39例该
药剂学作为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学生毕业后从事药学工作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在药剂学课程中引人案例教学法,结合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连接社会资源与高校信息平台,将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信息与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