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土壤盐渍化的加重,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也日趋严重。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作为一种盐生植物,具有耐盐碱、耐贫瘠的特点,是改良盐碱地的先锋植物之一。因此,开展宁夏枸杞耐盐的生理及分子机理的研究,阐明宁夏枸杞对盐碱胁迫的应答机制,将为利用宁夏枸杞进行大面积的盐碱地改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宁夏枸杞“宁杞1号”为实验材料,采用蛋白质组学和生理学相结合的方法,运用TMT定量技术和qRT-PCR技术对不同浓度NaCl(0、100、200、300mmol·L-1)处理下的宁夏枸杞的差异蛋白的筛选、相关离子转运基因的表达、渗透调节及抗氧化保护系统等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TMT技术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宁夏枸杞蛋白质组学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5305个蛋白,其中4631个可定量。采用双样本双尾T检验方法(p-value<0.05)对蛋白进行分析,共鉴定出差异表达蛋白885个,其中上调蛋白600个,下调蛋白285个。100 mmol·L-1NaCl处理的与对照相比,差异蛋白175个,上调蛋白117个,下调蛋白58个;200mmol·L-1 NaCl处理的与对照相比,鉴定到590个,上调蛋白378个,下调蛋白212个;300 mmol·L-1 NaCl处理的与对照相比,鉴定到120个,上调蛋白105个,下调蛋白15个。2、GO功能和KEGG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碳代谢、能量代谢、抗氧化代谢及离子转运等重要生物学过程。3、盐胁迫下宁夏枸杞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枸杞根质膜透性逐渐增大,MDA含量呈逐渐升高趋势;抗氧化酶SOD、POD、CAT的活性在100 mmol·L-1NaCl处理时最高,在200mmol·L-1和300mmol·L-1NaCl处理时有所降低: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均升高;脯氨酸含量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又升高的变化趋势,在100 mmol L-1NaCl处理时先升高而200mmol·L-1 NaCl处理时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即100mmol·L-1NaCl时最高;Na+含量总体随胁迫浓度增加呈升高趋势,K+含量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即在100mmol·L-1NaCl处理时最高,Na+/K+比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4、编码质膜的Na+/H+转运蛋白与H+-ATPase基因LbSOS1和LbHA1基因的表达水平随胁迫浓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编码液泡膜的Na+/H+转运蛋白LbNHX1基因的表达水平先降低后升高,液泡膜H+-ATPase基因Lb VHA-C1表达水平先升高后降低在升高的趋势;编码Na+/K+转运蛋白基因,LbHKT1基因的表达水平先降低后升高。五个离子转运基因与Na+浓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部分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LbNHX1基因、LbHA1的表达量与Na+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LbSOS1基因与Na+含量显著正相关性,LbVHA-C1与LbHKT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Na+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