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40年,在此期间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我国经济也面临着许多的风险和挑战。目前,我国处于新常态时期,即需要面对结构调整和增速换挡的变化,经济的增长方式也急需改变。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该充分发挥宏观政策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其中,政府也制定了很多措施,如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就大力促进了我国创业创新事业,也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本文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为出发点,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和现状分析,并对我国的创业板上市企业展开实证研究,进一步剖析企业所得税政策与经济主体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最后再基于前文的分析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制定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其次,对重要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从理论上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对经济主体研发行为影响的理论依据及作用路径。然后,对我国企业的创新情况和促使创新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进行了梳理,并对我国正在实施的鼓励创新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作出了评价。随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2010年—2017年创业板253家上市企业,共2024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在界定相关变量后,建立同时控制了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合前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1)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创新产出绩效总体水平较高,但各企业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并且不同企业所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相差较大;(2)企业所得税优惠与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有显著的正相关性;(3)企业所得税优惠与企业的研发产出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性;(4)企业所得税优惠对研发产出绩效产生影响的过程中,研发投入起到了中介作用。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对行业和规模不同的企业采取针对性和差异化的优惠政策体系;(2)提高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覆盖面,构建普惠与特惠结合的优惠体系;(3)优化优惠方式,提高间接优惠比重;(4)企业所得税优惠环节应具有针对性。可以更多地适用于“成果转化”阶段和“产业化”阶段“研究开发”阶段,从而更加优化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激励作用;(5)简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程序,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