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案件频发,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案件与普通杀人案件有着巨大的差异,有必要对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对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相关问题的研究,弄清变态人格者的心理过程、思维方式,总结变态人格者在故意杀人行为上的共性,找到隐藏在无序行为下的规律,在理论上可以丰富犯罪学的内容,在实践中可以提高此类案件的侦破效率,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此类恶性案件的发生。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变态心理概述。介绍了变态心理的概念、分类。着重介绍了作为变态心理分支之一变态人格的概念和类型。通过对广义变态心理和狭义变态心理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变态人格是指狭义变态心理中的人格障碍。第二部分是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犯罪的特征。首先,对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犯罪的现状及态势作了分析。其次,对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犯罪的特征进行论述,这也是本部分的重点。近年来,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案件数量多,影响大。由于生存压力大,导致很多人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障碍,因此,这类案件在现阶段会一直存在,数量也可能会上升。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犯罪的特征体现在整个犯罪过程中。犯罪预备阶段的特征体现在犯罪动机,案发前的准备,案发前的心理状态,对被害人的物色这几个方面。犯罪实行阶段的特征体现在作案手段和作案的连续两方面。犯罪既遂后的行为特征体现在尸体的弃置与处理及采取的后续行动这两方面。第三部分是变态人格罪犯的类型和人格特征。首先对不同类型的罪犯进行阐述,接着对变态人格罪犯的人格特征进行论述。根据命案呈现出的不同特征,可以将变态人格者罪犯分为有组织力罪犯和无组织力罪犯。两者在犯罪的各个阶段存在很大差异,但变态人格罪犯也不是绝对地分为有组织力与无组织力。有些罪犯混合了两种罪犯的特征,并在有组织力与无组织力之间的程度上有所不同。变态人格罪犯主要的人格特征表现为爱幻想、偏激、高度自我主义及控制欲强。第四部分是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的原因。本部分对犯罪的原因进行了论述。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外在刺激和内在需求。对变态人格者影响最大的外在因素主要是家庭中的问题、感情上的问题及工作中的问题。内在原因则主要包括宣泄情绪、寻求满足及证明自己三方面。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动机的产生可能仅仅是内在需求直接引发的,也可能是外在刺激与内在需求的共同作用下诱发。但变态人格者本身才是犯罪的决定性因素,外在刺激只是诱因。第五部分是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的防控对策。本部分首先对变态人格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接着提出了防止变态人格形成的措施。其次,探讨了在变态人格已经形成后对犯罪的预防和控制。笔者认为,应从两个层次来对变态人格故意杀人进行防控。分析变态人格的成因,预防变态人格的形成,从根源上杜绝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的发生。变态人格是在不同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生物、心理和环境三种因素。预防变态人格的形成,也应根据这三方面的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杜绝引发变态人格产生的条件。其次,在已经形成变态人格后,对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的防控。在变态人格已经形成后,要想预防变态人格者故意杀人,就要对其及时的矫治,防止精神状况进一步恶化。在变态人格者开始故意杀人后,司法机关就要自觉地串、并案,运用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尽早侦破案件,及时将罪犯抓捕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