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初,现代性发展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王国维开放的文学批评视野主要是建立在他的“学无中西”的跨文化的学术基础之上。对学术无新旧、无中西的洞见,进一步确立了他的文学批评的世界性和人类性的特质,展示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开放性思维,也体现了王国维文学批评的先锋性。 出于对文学批评的人文关怀,王国维提出了文学批评的人格理论。它强调批评家在对文学进行批评时,必须具有“超功利”的自由独立的品格。这一人格理论将激励作家全身心地面向真理,摆脱文学活动中的功利性困扰,并将造就伟大的艺术家和批评家。 从总体上看,王国维文学批评的学术成果,已经具有了文学批评的学科性特征。在约二十多篇的研究论文及论著中,他反复阐述了文学及文学批评的本体意义,提出了文学批评的一系列基本范畴,并且运用跨学科和跨文化的文学批评方法进行文学批评活动。虽然他与建立一门完备的文学批评学学科还有一段距离,但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雏形在他那里显然是呼之欲出。 在全球化文化发展的语境中,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建设应该汲取王国维文学批评的成功经验,在具体的文学实践基础上寻求中西文学批评思想的平等对话,提升中国文学批评自身的生命力。在全球文学批评的文化探索中发出国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