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自然资源旅游区规划对策研究——以海宁观潮旅游区规划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ky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空间的减小,人们亲近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以自然景物为主要欣赏对象的旅游区发展迅速。国家新增的4A级景区中,自然资源旅游区比例不断攀升,从2004年的40.5%上升到2007年的70.1%。自然资源旅游区展示了自然资源的独特魅力,也暴露了资源本身的局限性,如生态脆弱性、空间离散性、旅游季节性等特征导致旅游区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重点探讨具有空间离散特征和旅游季节性特征的特色自然资源旅游区规划对策研究。此类自然资源旅游区由于资源特征和旅游区生命周期到达衰退阶段等原因,与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已造成供需矛盾。所以,深入研究独具魅力的特色自然资源旅游区规划对策,指导此类旅游区可持续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我国特色自然资源旅游区众多,但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景点无序蔓延、违法用地较多、忽视旅游季节性差异等方面,已成为旅游开发与管理的重点。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与缺乏针对性强、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有关。特色自然资源旅游区有自身的时空特点和发展规律,所以不能照搬一般的旅游规划策略。   本文按照“理论研究-概况研究-综合研究-实证研究”的研究思路,以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旅游资源分类,研究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从资源特点归纳出自然资源旅游区特点,判别特色自然资源旅游区的涵义:具有离散型空间形态特征和旅游季节性特征的自然资源旅游区,并详细阐述了这两种特征的形成原因、表现形式和对旅游区发展的影响。然后根据相关规划与开发案例,提炼出特色自然资源旅游区空间与时间特征影响下的主要规划因素,探讨了不同旅游区的规划原则和目标。核心部分针对旅游区的离散型空间形态特征,旅游规划提出单个景点的节点跨越式模式的空间规划;针对离散型空间影响的用地功能复杂的现状,创新性的提出土地细分的规划方法;针对资源季节性导致淡旺季差异过大,从复合型功能定位和多样化产品规划两方面提出缓解措施。   应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以典型特色自然资源旅游区—海宁观潮旅游区作为研究对象对结论进行论证和补充。旨在正确看待特色自然资源旅游区的时空特征,为此类旅游区提供有益的规划指导,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着形式风格各异传统的乡土建筑。其中,藏族民居建筑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在全球化趋同、城市化大进程的背景下,本文选
岭南地区是近代对外贸易的前沿地带,近代中西方建筑文化在此彼此冲击、相互交融。本文选择广泛运用新型建筑材料的岭南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存大量传统建筑案例进行田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的住宅发展速度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完成了前所未有的住宅建设量。住区的建设规模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扩大。但是
随着现代生活中新功能的建筑越来越多,现代主义设计手法和原则开始渐渐露出其局限性,建筑的功能越来越模糊与复杂,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手法和功能分析越来越难将其涵盖。当代前卫建
文章从欧几里德几何与非欧几里德几何的定义入手,探讨两种几何形态的各自特征。欧几里德几何形态把万物看成简单明确的几何形体,具有理想化、抽象化和简单化的特点。非欧几里德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一段时间,灾区群众安置工作已经完成,各地的灾后重建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由于此次大地震对灾区城镇建设的破坏是毁灭性的,重灾区城镇重建一切都
空间组织是建筑师最重要的基本能力,流动空间则是空间组织的高级阶段,流动空间以其在人际交往、空间体验、生态效能的优势打动了20世纪每一位建筑师的心,而对于“迷惑了建筑师一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迅速崛起,繁荣的背后我们看到,密集的人类活动以及高物耗、高污染型的产业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威胁日益加重。因此要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用生态方
童年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的成长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研究表明,充足的户外活动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先决条件,因此关注他们对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就显得颇为重要。然而,许多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旅游业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森林旅游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森林公园也应运而生,而且发展十分迅速。从1995年起,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就被列入《中国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