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作为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在美国男性中为排名第四的常见肿瘤,并在癌症患者中,膀胱癌的死亡率排名第八,且男性发病率与女性的比例大约为3:1。据统计,2014年美国新增膀胱癌患者74960例,因其死亡人数为15580例,在我国2014年,膀胱癌的发病率为6.61/10万,死亡率为2.53/10万,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大约百分之六十的膀胱癌患者发病年龄在65岁左右。膀胱癌是发生于膀胱黏膜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癌症类型主要分为尿路上皮癌,鳞癌,腺癌。其中90%为尿路上皮癌(移行细胞癌),3%-7%为鳞癌,2%为腺癌。在移行细胞癌中约70%-85%为浅表性膀胱癌,也称其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包括Ta,T1,Tis期。尽管经过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也有50%-70%的患者会复发,并且10%-30%的复发患者会发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而15%-30%的移行细胞癌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包括T2-T4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预后极差,大约50%的患者在5年内死于膀胱癌。为了预防和降低膀胱癌的复发以及其进一步的恶化,膀胱内化疗以及免疫治疗被广泛应用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的治疗中。但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各种化疗药物疗效有限且能造成局部损伤,并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寻求一种有效且无毒副作用的膀胱癌化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天然多酚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浆果、葡萄、花生等植物中。研究发现它在抗衰老,抗炎症,抗癌,抗氧化以及保护心血管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且无毒副作用。现已有研究证明白藜芦醇对卵巢癌、胃癌、髓母细胞瘤、乳腺癌等癌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而白藜芦醇能否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白藜芦醇抗肿瘤的内在分子机制也不尽相同。已有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能通过影响多条信号通路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如Wnt、JAK/STAT3、Notch等信号通路。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已证实白藜芦醇能通过调控JAK/STAT3信号通路来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ARHI(aplasia ras homologue member I),是一种母源性印记抑癌基因,位于人染色体lp31,编码一个26k Da的蛋白。据研究表明,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ARHI能够参与多种途径来发挥抑癌作用,其中就包括调控JAK/STAT3信号通路,调控肿瘤细胞的自噬活动。然而在膀胱癌中ARHI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抑癌机制却未见报道,因此本实验将在本实验室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白藜芦醇处理膀胱癌后ARHI的表达情况以及与ARHI相关的抑癌途径。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膀胱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RHI的表达情况,并应用统计软件分析ARHI在膀胱癌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培养不同敏感性的人膀胱癌EJ、T24细胞系,经白藜芦醇(100?M,48h)持续处理,处理作用后收集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Western-blotting和RT-PCR等方法检测白藜芦醇处理前后ARHI及其发挥作用途径中蛋白因子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在膀胱癌样本中ARHI表达阳性率为64%(16/25),阴性率为36%(9/25),而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ARHI得表达阳性率为100%(5/5);其中ARHI在癌组织中均呈阴性(36%)和弱阳性(64%)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均呈弱阳性(20%)和强阳性(80%)表达,差异显著(P<0.01)。2)经白藜芦醇处理后,在各膀胱癌细胞系中ARHI表达水平上升;3)白藜芦醇处理的EJ及T24细胞系中p-STAT3表达下降,且p-STAT3有明显的核异位;c-myc、VEGF表达明显降低。结论:1)通过与癌旁相对正常组织比较,ARHI的表达水平在膀胱癌组织中明显降低,其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有关;2)白藜芦醇能够提高ARHI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水平,说明白藜芦醇可能是通过上调ARHI的表达来影响膀胱癌的发生发展;3)在白藜芦醇处理的EJ,T24细胞系中,ARHI表达水平的上调,而p-STAT3、c-myc、VEGF表达水平均有明显下降,说明在膀胱癌中ARHI可能是通过下调p-stat3的表达来抑制JAK/STAT3信号通路下游基因的表达来抑制肿瘤生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