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边境地区已成为许多国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作为边境地区发展重要的支撑产业,边境旅游业对边境社会、经济、文化具有综合影响效应。如今边境旅游发展日益成熟,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形式。边境旅游的发展是双边和多边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也是国家旅游外交的重要议题,它已成为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渠道,是推动边境地区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云南作为西南边疆大省,有着发展边境旅游的先天优势,在新的发展机遇下,云南边境旅游必将迈上新台阶,探索构建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模式是促进云南省边境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陆疆边境跨境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机制及模式研究”(编号:41671147)为支撑,在前期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撰写。针对边境旅游研究较薄弱和边境旅游业首先要解决发展模式这一问题,本文以云南为例,通过探索构建其边境旅游的发展模式,以期促进边境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希望为我国边境旅游发展模式选择及其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努力使我国边境旅游在今后的发展中有矩可循。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学科交叉研究法等,借鉴国内外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梳理国内外边境旅游的相关理论和总结相关研究,阐述研究主要涉及的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等相关概念,并结合区位、增长极、“边境效应”、区域旅游合作、地缘经济学说等相关理论基础,形成选题研究的理论支撑。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从云南边境旅游的区域概况和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云南边境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和分析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现有模式,再结合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探讨了边境旅游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空间模式和类型模式优化构建,以期给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最后,针对所构建的模式,对实现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模式对策进行研究,提出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的实施目标,并对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的实现对策提出具体操作建议。论文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以下主要结论:1)边境旅游是旅游者在邻近国家边境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主要包括旅游者在本国边境地区进行的境内旅游活动和旅游者通过边境口岸进行的跨境旅游活动;2)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基本现状是陆路口岸旅游占主导,旅游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上层扶持力度逐渐增强,跨境合作积极推进;边境旅游项目丰度见长,建设程式稳步递进;旅游市场发展缓中有进,市场结构层序丰富;边境空间结构体系庞大,旅游发展模式交错。主要问题涉及到出入境通关管理、边境旅游产品设计、边境旅游设施建设、边境旅游管理体制、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旅游发展模式等方面;3)墨西哥口岸边境旅游、意大利边境小镇波托菲诺(Portofino)、美加边境旅游以及辽宁丹东口岸边境旅游、内蒙古满洲里边境旅游、广西东兴边境旅游是国内外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的成功案例,其发展经验对云南边境旅游具有借鉴意义;4)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现有主要模式有边贸带动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边境旅游小镇发展模式、交通廊道型发展模式、双边城镇融合型发展模式、边境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模式以及跨境旅游合作模式等;边境旅游发展的新趋势表现在区域的延展性,潜力增加,旅游边贸互动,发展形式多样化,区域合作深化等方面;5)构建的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新模式有空间模式和旅游边贸小镇、跨境旅游经贸合作区、边境旅游走廊等类型优化模式;6)针对所构建模式的六大实施目标上提出了实现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的对策,提出应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坚持旅游边贸互动发展、推进边境口岸城镇建设、完善区域交通体系建设、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