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araven对LPS诱导小鼠脓毒性休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6259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脓毒症( Sepsis)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它包括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脓毒性休克仍然是目前重症监护病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开发效果明显、副作用低的新型抗休克药物十分必要。尼卡拉温(Nicaraven,AVS)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对多种器官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课题通过整体和离体研究,旨在探讨AVS对脓毒性休克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实验方法:1.AVS对小鼠脓毒血症模型的治疗作用评价:研究采用小鼠盲肠结扎穿刺(CLP)和内毒素(LPS)诱导的脓毒血症模型评价AVS的抗脓毒性休克作用:腹腔给予AVS(100 mg/kg),分别观察3天和7天小鼠的存活率;造模3天后取小鼠肝、肺、脾、肾等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2.AVS与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对LPS诱导小鼠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效果评价:采用AVS与无效剂量的地塞米松联合用药,观察对 LPS诱导的脓毒性休克小鼠存活率的影响;同时提取不同组织脏器的蛋白,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织TNF-α、IL-1β和IL-6炎症因子释放水平。3.体外研究分析 AVS抗脓毒性休克作用的可能机制:取健康小鼠胸腺和脾脏组织,观察给予AVS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并检测AVS对一氧化氮(NO)和活性氧(ROS)释放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相关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和释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AVS对Sirt1/NF-κB、AMPK信号通路及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实验结果:1.AVS单独应用具有一定的抗脓毒性休克作用:结果显示,单独应用AVS对LPS诱导的脓毒性休克小鼠的存活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组织病理检查显示AVS能减轻重要脏器的损伤,抑制TNF-α、IL-1β和IL-6等炎症因子对各种器官的浸润。2.AVS与地塞米松联合用药能明显提高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AVS与无效剂量的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可明显提高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虽然联合用药对各器官的炎性因子浸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与AVS单独应用相比无明显改善。3.AVS的抗脓毒症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作用有关:和地塞米松相比,AVS无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在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模型中,AVS可显著抑制RAW264.7细胞NO和ROS的产生,抑制多种炎性基因的表达,有效减少TNF-α、IL-1β和IL-6的释放;AVS可增加Sirt1蛋白表达,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增加AMPK磷酸化水平及抑制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结论:AVS对LPS诱导的小鼠脓毒性休克模型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巨噬细胞的炎症因子释放,减轻重要器官的炎性因子浸润以及激活抗氧化信号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滨海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具价值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因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及其在营养物质循环、污染物截留和侵蚀控制等方面的显著作用而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