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有效执行中的主体因素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S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根本途径。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政策本身、政策问题、政策执行主体以及政策执行环境等。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执行主体是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执行主体的政策认知能力、政策执行能力、个人素质以及利益取向对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出发,分析了由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逐利性、综合素质低下、政策执行文化落后以及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缺乏责任追究制度所引发的敷衍式执行、附加和缺损式执行、机械式执行、替代式执行以及野蛮式执行等执行偏差。运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提出了纠正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建议。主张从科学地选拔、合理地利用、有效地监督和激励以及逐步地转变执行理念这四个方面来纠正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以促进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推进公共政策有效执行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工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是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制度的不断健全,政策的不断完善,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我们能够积极地预见到,公共政策执行会越来越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获得成功。笔者认为我们应着重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习惯培养:准备习惯、倾听习惯、说话习惯、读书习惯、发现应用数学习惯、书写习惯、学习习惯。并将这一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孩子们终身受益。  【关键词】:一年级;习惯;教育  巴金曾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良好的学习习惯
多年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基本养老保险与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利益切身相关,促进着制度的公平和社会的进步,是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英语,是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  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承担着我国英语教育起始阶段习惯培养和初中升学考试筛选人才的双重任务,很长时间以来,以及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升学目
了解以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情况可知,在日益革新的市场环境中,其不仅无法解决时代变迁提出的要求,而且会增加实践成本支出,导致整体建筑工程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因此,在新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每年至少有300万农民成为失地农民;2000年至2030年的30年间占用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至少将产生8000万失地农民。而目前的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补偿机制很难保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创新的时代就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就需要创新的教育。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
一般人思考或谈论数学学习能力,往往习惯于把它与运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数学观察能力、数学记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联系在一起;而本文要讨论的听说读写能力却被认为是与语文、外语等学科的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往往忽视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其实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的能力有其特定的内涵,而且它们还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应引起我
初中美术“设计?应用”课程占美术课程总体比例为35%,可见其重要性.本文结合美术教学实例,按照“模仿——改进——全新”的梯度递进的思维模式,将有效的教学方法作归纳和介绍
【摘 要】口算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课堂教学中把握住“实、勤、活、记、巧”五个要点,交替运用,互相促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灵活性,给小学数学学习带来深刻变化。  【关键词】口算能力 发展思维  小学数学中,计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口算是笔算、估算、简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数学成绩的提高,着力提高学生的计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做法加以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 写作 能力 习惯 日记 作文  在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和乐于动笔的习惯,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为了实践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一要求,我进行了一些实践性的尝试:  一、运用好积累本,让学生们做好积累。做好这一点,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