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种新兴媒体的应运而生,很多新奇得事物映入我们眼帘,在这其中表情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在媒体中传播开来,也引起了更多关注的眼光。表情符号不仅有文字的含义,而且充实了我们的视觉神经带给我们不少的惊喜。本文将从符号学、传播学、心理学这几个领域分析和研究表情符号,这种碰撞往往会迸发出新的火花,多种学科的相互穿插能更加全面的洞悉社会的价值导向和内心诉求,以及作为在生活中广为流传的一种视觉形象他们的生命力在哪里,有何根源,为何能蓬勃发展的理论支撑。我将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为案例来证明其中的不解谜团来说明案例,以用户的角度来分析什何种传播方式和什么样的表情传达方式能够引起广大人群的喜爱。以在表情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表情系统的现今状况下,提出新的畅想和未来发展方向——无文字的多感官的图像表达。相信每个设计师都写过作品的设计说明,这个很容易,但是在没有解说的前提下把作品给欣赏者观看,让其说出设计师的创作意图呢?在没有提供任何参考的情况下,如果欣赏者能够说出作品表达的思想,那这件作品首先做到了信息的有效传播,说明在不考虑艺术性的前提下作品最基本的信息传达到位了。对笔者而言,这种在第一个标准有效传播上达标的设计作品要远远好于那些光有艺术语言而缺乏信息考量的作品,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不仅要关注自己内心的表达,还要考虑到这种符号是否可识别。在创作的时候与以往的表情系统不同的是,《面字》不仅强调表情脸部的刻画同时还要加上肢体的动作语言的表现。在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面部表情渐渐地退化,有几种表情尽在孩童时期有,到了成年就永远的消失了,所以光看面部表情可能是不全面的,肢体上的小动作会透露内心的秘密,所以表情上我们要强调肢体的动作,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作品创作初衷不光是为了完成毕业而作,而是具有更大的意义——为了自己将要踏入社会而做,在前进的道路上虽然有困难都努力解决。以往做一些东西总是在想如何能取悦别人,这回却不同,瞬间就确定下来了选题。我想发自内心的设计才是才能打动欣赏者,希望我的设计也能给别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些许的共鸣和些许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