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不断挑战、同时也更新着我们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其中微课和翻转课堂在近几年是最典型的代表,但目前由于应用有限它们仍未能广泛地影响到大众教育。因此,以落实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应用为出发点,本研究提出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微课化和翻转化的改造,创造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微翻课程”,并在案例设计的基础上总结“微翻课程”设计开发的流程方法。 本研究认为,“微翻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应由一门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组成课程团队来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既有合作也有分工。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团队应严格遵循建构主义和教学系统设计等科学教学原理的指导,将微课和翻转课堂的优势有机地融入传统课堂,力求设计出来的“微翻课程”能最大化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并且这种课程应是规范的、经迭代升级可以不断复用的。 具体来看,“微翻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包括三个层面,即课程层面、课堂层面、微课层面。其中,课程层面的设计是指对整门课的教学内容做出总体规划,形成课程目标清单和知识点教学日程表两种书面材料。课堂层面的设计指对每堂课的教学做具体的设计,包括制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本堂课详细的教学流程(即本课包含哪些微课教学段落,以及其中有多少由配套的A、B段微课教学段落组成的翻转单元)以及编制用于指导学生学习的导学案。微课层面的设计是教师针对课堂中的每一个微课教学段落设计并开发出相应的教学资源包。 “微翻课程”典型的教学流程为:首先教师将导学案发放给学生,确保学生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心中有数。随后学生在导学案的提示下一步步用教师展示或下发的微课资源包进行相应的学习,其中A段微课多由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而B段微课则多是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由一名学生主持、其他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广泛参与。